<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109节
    妹妹年纪越发大了,林氏到现在已经不愿意去管她的婚事,而是在尽力想着如何才能应付别的夫人、太太们,解释她的孩子婚姻坎坷的原因了。

    其实说是不愿意去管,其实也是林氏疼爱自己的孩子,而且她的疼爱在这会儿看来已经算是溺爱了。

    早些时候林氏看他们年纪小,总想着让几人着急一下,逼一下,想着他们也就熬不住去找个人成亲了。

    然而现在他们越发大了,心中有了自己的思量。林氏很清楚,现在她的劝只会让他们排斥。

    林氏心里很明白,她劝多了反而伤了感情。既然他们都不着急,她自己也便不着急了。

    可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有两个出息的儿子。云舒他们是男子,年纪再大成亲都不算晚,哪怕四十岁有一天想开了呢?

    反正林氏是比他们走得早的,只要两眼一闭也什么都瞧不见了。

    至于女儿,她有两个哥哥,一辈子不嫁,虽说云舒他们要是走得早,将来后辈们对她或许不会太好,但总不至于太过不孝顺。

    不管怎么说,母亲就是这样,只要活着一日,就会护着自己的孩子一日。除非她真就看不见听不着了,否则她姑娘是绝对不能被人欺负的。

    顾淼的性格被她养得很男子气,又霸气又张扬。家里不曾好些的时候她就很不服别人,如今发达了,眼光更是高些。

    其实家里也不是没有些小贵族来求取他们姑娘的,毕竟云舒现在的官职不低,还是周帝很看好的人,前途不可限量。

    只是那些什么侯府、伯爵府的人,要么不是嫡子,要么就是妻妾成群。那些贵族原本生活糜烂,大多都是因为自己家没落,所以想着联姻互相支持。

    这些别说心气儿高的顾淼看不上,连林氏自己也不肯将姑娘给他们。

    却说云舒这里给顾云璟去了信,顾云璟听说云舒帮他说话的事儿后,信里也对云舒表示了感谢,言语里是期待回京都的。

    可是有一点不巧,云璟的父亲,也就是云舒的堂伯伯,今年刚去了,云璟要丁忧三年,所以要先回老家。

    云舒见了信,将事情跟母亲还有弟弟、妹妹、侄子他们说了,然后回了一封信,首先是让云璟节哀,然后将朝内休兵养民的消息告诉了云璟,告诉他不必着急,将来还有很多机会,反正到时候他们兄弟是迟早要在京都再见面的。

    【作者有话说】

    嘿。

    第119章

    京都, 高大的层层宫墙之内。

    周帝成日处理公务繁忙,今日终于有时间到太子东宫看一看,想要知道自己的长子最近学业有什么进益没有。

    太子身居东宫,同之前在南方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如今被约束着, 平时也不能出宫。

    周帝原本以为,条件如此严格控制, 自己这不成器的儿子总也能有些进益才是, 然而却是他想错了。

    手上拿着的文章, 他越看下去, 心里就越是恼火。

    “你这段时间都学了些什么东西!教你的那些人, 都是翰林出来的人才!放到你面前, 也简直是对牛弹琴了。我不期待你能写出什么锦绣文章、治国良策,好歹也能够被这些有头脑有修养的人熏一熏, 好歹长些脑子!你诗词写的也不过如此, 文章更是一塌糊涂!

    你究竟有没有用心学?越考问你,越发写得愚蠢了!你平时不务正业,文章文章写不好、政治政治不关心,你叫朕将来还怎么能放心把江山交到你手里!混账东西!”

    太子一听秦承业发火, 身子一缩一缩的,显然是十分害怕。

    虽然他父亲体弱,然而确实能耐,原本周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家里人都十分敬重他, 如今是皇帝了,自然更有威严。

    太子见父亲生气, 首先不想认错, 而是想办法推卸责任:“他们虽然都是些老先生, 然而性格都古板,动不动就是背、动不动就是抄,说得我都听不大懂,就先背先抄,总记不得意思,自然文章也写得不对。”

    这是他惯用的手段,他父皇虽然严厉,然而却还是十分疼爱他的。只要说得有道理,父亲就会听取。

    这是周帝最大的优点,这个优点会使他聆听下臣的意见,却也是他最大的缺点,只要有人在一件事上说得颇有道理,他就会在脑海中不断思量,最后得出一个思考后的结论。

    周帝原本就是在这些老臣们的教导下出来的,自然也知道他们的教育方式。

    其实能够考到翰林的人,对读书是有自己的好的理解方式的。然而他们教书的速度也快,容易让人跟不上。

    周帝很清楚自己的太子的能力,他的学习天分并不高,强度高的教育,后面的东西越学越多,他却无法完全记住前面学过的内容,这样学习对他来说最后只会变成死记硬背。

    理解不了先生说的东西,那背再多结果也不会很有成效的。

    然而周帝心中是如此想着,嘴上却还在教育自己的儿子:“胡说,教你的先生都是好的,都是你自己学不好,还怪到别人头上去。”

    父子二人正在说话,外头有人说道:“皇后娘娘来了。”

    周帝向来跟皇后要好,见妻子来了,也就没有再斥责儿子。

    不过他还是幽幽地看了太子一眼,心中猜到,或许他是早知道会挨骂,所以故意让人去通知了妻子的。

    太子自然也明白周帝的想法,被他父亲看了一眼之后,眼皮子往下一耷拉,只装作自己啥也不知道。

    反正这会儿救星来了,他也不会挨骂了。

    “皇上。”皇后一进来,早已经知道皇帝在的消息,先是喊了周帝一句,然后看了自己的嫡子一眼。

    太子殿下这会儿终于敢抬头了,走过去同他母亲问安。

    齐皇后见状,慈祥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你近日学习到四五更天也辛苦了,才让人做了些吃的来,用过再学吧。”

    太子点头应是。

    然后,齐皇后又看了看周帝说道:“皇上最近政务繁忙,也用一些吧。是臣妾亲手做的。”

    齐皇后在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就有这个习惯,经常为自己的丈夫跟儿子洗手做羹汤。

    起初太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因为周帝体弱多病,所以齐皇后研究了许多药膳,食补方面现在几乎可以算作是个专家。

    而且多年做饭做下来,她的手艺很不错。

    周帝是很守礼的人,所以很敬重正妻,后宫更没有能挑战皇后威严的妃子。况且,他也是真的跟皇后关系好。

    一听说皇后做了吃的,他自然也就没有继续再劳心生气,而是答应吃一些。

    于是一家人坐到了一起,像是当初周帝还是太子那会儿那般。

    只是在吃夜宵的时候,周帝还不忘惦记儿子的学业。

    既然儿子学不进去,又不是先生的学识问题,想必是学习方法或者老师的教书方法不合适。

    如此一来,不如换个同龄人教学,或许太子会有进步也说不定?

    可是究竟该让谁来教呢?

    吃着汤羹的周帝,看着眼前带了些许油点的汤羹,忽然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人......

    云舒这会儿也在吃着林氏给自己做的食物,忽然觉得背后一凉,打了个喷嚏。

    月儿听见响,还对云舒说道:“这两日还下了雨呢,二爷,要加件衣裳吗?”

    “倒不必,都要入夏了,大晚上的怎么还冷呢?”方才冷过两秒之后,云舒又觉得自己恢复了正常,“像是有人念叨我了,不碍事儿的。”

    月儿见他这么说,笑了笑,却还是站起来到衣柜里头拿了件薄薄的衫子放到了云舒坐着的椅子上若他感到冷了,想必自己会穿。

    云舒见状,心想她到底是林氏调1教出来的丫头,果然贴心。

    这日晚间果然越发冷了,云舒最近找了几个门客,是之前主动来投他的人,云舒看他们文章写得还行,就经常跟他们往来了,平时也有帮他们看看文章,所以要忙的事情变得更多了些。

    第二日上朝,散朝之后云舒又被周帝叫了过去。

    一开始他还以为周帝又是有什么事儿要找自己问,没想到张口就对云舒说,问他有没有空教太子学习。

    “殿下的老师都是翰林出身,我一个二甲进士,他们都是状元榜眼......况且我年轻,怕是担任不起。”他的态度还算是比较明显,就是不大想要给太子当老师。

    毕竟太子的脾气他也有听说,之前南下的时候,也听说过他一些混账事情。

    况且他也很清楚,太子的心不在学习上,而是在游玩上。

    周帝却继续说道:“听说你早年的时候教过书,你家中的弟弟跟侄子,还有你那姐夫,都常在你家学习,如今都是进士出身了,想必你在其中也功不可没。”

    对此云舒倒是不敢称功:“姐夫跟侄子多是自己努力,最多还是要个环境。皇上与其让臣帮忙,倒不如在朝堂上找些人平时多同殿下接触或许还好些。”

    “朕觉得你这样的想法不错,朝堂也有伴读,也许是伴读教坏了他,确实要好好检查一番。只是朕想太子不肯认真学,许是先生的方式不大对,不如你也辛劳一些。最近朝堂事务不忙,你就来教他几个月,如何?”

    云舒面露难色,内心还想拒绝,但是周帝已经说到这里。

    倒不是君臣关系约束他什么,更多的是,他跟周帝这么熟了,就好像老朋友找他帮个忙。

    虽然棘手,但是也并没有超出他的能力范围,更没有超出道德范围,拒绝起来十分困难。

    接着,只听周帝继续说道:“慎之,朕的身体没有多少年了。”

    云舒一听到这里,知道周帝要开始打感情牌了,然而这个感情牌确实对他又很有用。

    “三年的时间休兵养民,接下来还要打到北方去,西北暂时冷静,朕迟早还要荡平他们,然而这需要多少时间呢?慎之,朕没时间了。”周帝本意是想要让云舒能够教太子学习,然而说着说着,他就自己开始愁了。

    “皇上......”云舒又不知该怎么安慰,皇帝这一番情感转折,弄得他有点儿无措。

    “将来朕的遗志终究是要有人继承的。”周帝将难受的心情强压下来,对云舒说道:“如若后来的继承人不好,那么朕死也无法瞑目的。”

    云舒沉默地没有说话,周帝说得很对,太子继承皇位这件事儿,其实他自己是避免去想的。

    因为他可以确定,太子的志向,一点儿都不如秦承业。

    “朕多希望,能有你这样的一个儿子。”

    周帝说到这里,云舒又变得慌了,“臣不敢!”

    周帝见他如此,浅浅笑了一下:“朕倒是真心这么想的,你不要有压力。慎之,如何?你还是来教教我那个混账的儿子吧。”

    说到最后,周帝居然以“我”自称起来。

    云舒见他感情牌也打了,温情话也说了,最终也只得点头道:“臣知道了。”

    周帝满意,这才让云舒离开。

    云舒在承担这么一个“重任”之后,心情倒不是特别好。

    毕竟太子殿下并不是一个什么好教育的人。倘若周帝能够交给别的老臣,那对他来说会试一件幸运的事儿,偏偏把这种事情交给他。

    问题是为了江山社稷,他还不能随随便便。

    第二日,果然云舒被封了太子少师,官衔有二品,并不如三公的一品官衔,但是多是虚名。

    云舒有了名头,就可以真的去教太子习文,如此一来,倒不是虚名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糖炸栗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