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110节
    第120章

    云舒当了太子少师, 不愉快的也不止云舒一个。

    太子东宫内部,太子秦韶瑜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面色不是很好看。

    “顾云舒才大本宫几岁?就敢来教本宫读书?”秦韶瑜气愤地坐在椅子上说道。

    他只比云舒小个四五岁,正因为年纪相仿, 所以经常被周帝拿来跟顾云舒比较。

    甚至周帝当着他的面儿就说过, 若是他能有顾云舒一半的能力也好。

    太子殿下是天之骄子,又自觉在学习方面并不十分差, 虽然他在政治方面并不好, 然而作诗还是有能力的。

    最要紧的事, 他讨厌顾云舒, 觉得顾云舒表面正派, 其实内心肮脏。当一个人讨厌另外一个人的时候, 是会特意去想他的不好的,哪怕这毫无根据。

    而秦韶瑜对云舒的讨厌, 来自于他对顾云舒的嫉妒。

    秦韶瑜房里的一个宫女, 走到太子身边,轻轻地捏着他的肩膀,说道:“殿下不喜欢他,可他又是陛下下旨请的先生, 殿下还是得在表面敬着他一些,好歹给陛下一些面子。”

    “本宫也正是这样想着。本宫有意想要让父皇给本宫换个宽松些的先生,谁想越换却越换成了本宫讨厌的人!如此倒还不如不换的好!”

    那宫女帮着秦韶瑜想着办法道:“殿下既然讨厌他,倒不如不要认真上他的课, 文章越发写不好写,让陛下知道换了先生并不会教你学好。他反正也年轻, 教不好课也正常。到时候再用这么个理由, 让陛下再给你换个先生不就好了?”

    秦韶瑜听着说的主意, 仔细在脑内思考了一会儿。

    最后他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原本烦躁表情变得放松了许多。

    “本宫的好雪儿,还是你想得办法好!”秦韶瑜将那叫雪儿的宫女拉到怀里,行为动作十分亲密。

    太子殿下已经二十岁,朝中大臣也已经有适龄的女儿,前两年国家乱,也无法好好为他挑选太子妃。

    现在皇后也正在为将来太子妃的人选而发愁。

    不过秦韶瑜自己倒是一点儿也不着急,无论是什么样儿的太子妃,都妨碍不了他宠幸别的女人。

    只是秦韶瑜也并不蠢笨。东宫内的宫女,他只要了两个,平时也不敢在外面花心。

    因为他始终知道,他父亲才是那个皇帝,他一个太子是还没有多少权力的,做儿子的自然要听话,这样父亲才会高兴。

    所以即便喜欢美色,他也会注意不让着急沉迷美色,并且他知道父亲极其讨厌龙阳之癖,所以他不会碰任何的男人。

    这会儿还不是他可以说出自己喜好的时候,秦韶瑜并不傻,他知道现在还不是表现自己好恶的时候。

    父亲是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会动的人,平时学习不好倒是可以,可要是真的惹怒了父皇,那么他的太子之位就真的悬了。

    周帝仁厚,皇后温柔贤惠,二人感情是真的很要好。

    明明有了这样一对壁人做榜样,可秦韶瑜却对自己未来的妻子没有一丝的期待。甚至对于爱情也没有多少期盼,二十岁的太子殿下,还像是个只想着每日游戏的孩童。

    或许正是因为,他的父亲仁厚且有能力,足以将他庇护,又不会太过惩罚他。

    而他的母亲是一位仁慈的母亲,甚至溺爱自己的孩子,以至于他不但体会不了人间疾苦,更没有多么惧怕比自己强大的权威。

    秦韶瑜的眼里,是始终无有惧意的。

    ※

    这日,云舒一早起来就要去教书,最近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太子学习。

    他至今还不知道太子的学习进度,因此第一天学习云舒并没有着急教会秦韶瑜什么,而是弄了些测试的东西,由简单到困难,做个摸底。

    准备好后,大早上来到教书地点。今日习文讲历史,正好是他的课。

    到了之后要等候太子殿下,等人跟伴读都来了,所有人都跟云舒行师生礼。

    云舒简单做了自我介绍,虽然大家都互相认识,不过云舒还是觉得有必要做个自我介绍。

    介绍完自己之后,云舒就把卷子发了下去,让他们做一下。

    原本他想要按照现代的教学方式,在上课前讲述一下学自己这门课程的意义的,不过这些意义他们必定已经听过好几次,于是就准备先忽略这一点,直接测试。

    测试并不多,简单到难也不过十题,前面的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

    后面不会写了,或者写不好的,云舒就让他们空着。

    太子殿下从刚开始进来的时候,看云舒的表情就是一副“你能奈我何”的表情。

    云舒看见了也并不气恼,只是一味做着自己眼前的事情。毕竟他早就知道太子不太喜欢自己。

    等测试开始,云舒就坐下在自己桌前静坐着,发了会儿呆,然后看看他们互相之间有没有交头接耳。

    等大家都交卷了之后,云舒就当堂改了卷子,毕竟才那么几个人,阅卷的速度很快。

    他们写了半个时辰的东西,到云舒这里只一刻钟就看完了。

    其余人的还好,进度都还可以。毕竟是伴读,不但家世好,成绩也都不错。

    只有太子殿下,云舒发下去的卷子,十道题他才写了一半。

    云舒在改到他的卷子的时候,沉默地看了秦韶瑜两眼,然后才将他的卷子放到一边儿去了。

    在改别人的卷子的时候,有遇到写的好的,云舒都会夸奖一番。

    他这一点跟之前教书的先生很不一样,因为那些先生都吝啬于自己的夸奖。

    虽然学生都比云舒小不了几岁,因为太子的原因,他们也不太待见云舒,然而知道云舒得罪不起,所以愿意给云舒尊重。毕竟连太子殿下都不敢对云舒说什么叛逆的话,他们自然更不敢。

    然而大家虽然不喜云舒,却都知道他考了二甲第一,而且先帝也曾说是因为他跟他的堂兄顾云璟只能取一人,所以才取了顾云璟为一甲的。

    况且周帝极其喜欢云舒,这一点朝堂上下无人不知。甚至周帝还曾经同顾云舒秉烛夜谈过。

    其实他们心里都承认云舒的学问好,而且是治国之才。

    所以在得到云舒的夸奖之后,虽然表面不太表现出来,然而内心是窃喜的。

    谁都不会太讨厌夸奖自己的人。并且顾云舒还是真心夸奖,并不刻意,光是态度方面就让人心生好感。

    而在场几乎所有人都被夸奖了,只有一个只写了一半试卷的太子殿下,在接受了云舒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既然是陪太子学习,那么教学的进度自然要跟着太子走。然而云舒觉得这样未免太耽误其余人的学习进度,于是另外给那几个学的比较好比较快的人布置了自学任务。

    然后专心教□□殿下的学习,从试卷看来,太子殿下的基础比较薄弱。

    然而云舒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故意将对他来说明明会写,但不是很想写的题目也空着了,他只看重呈现在自己眼前的东西。

    毕竟太子如果刻意装笨,云舒也是无法拆穿的。

    云舒的教学速度也并不是很快,尽量让自己讲得明白透彻。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如此,不着急,不担心太子殿下此时学得会学不会,反正只要秦韶瑜不会,他便一直教一直教便是了。

    云舒的想法极其简单,所以他教的时候能够不紧不慢地来。

    可秦韶瑜却并不是这样想的,他始终觉得,自己讨厌顾云舒,因此顾云舒也必定讨厌自己。

    明明是他自己没有将试卷写好,然而却觉得顾云舒是故意夸奖了别人,而不夸奖自己,因此心里在想着顾云舒方才必定是故意叫他丢丑的。

    然而顾云舒又是那样一副正派的模样,不但行为正派,是个好好先生的模样,连长相、神情,都是一副圣人模样。

    这样的顾云舒自然是秦韶瑜无法理解的,毕竟二人的生活轨迹太过不同,没有共同的语言,更不能有共同的理解。

    秦韶瑜能够理解那些巴结奉承自己的人,这样一来他就能够用自己的经验去对待他们。

    那些教书的老先生们,因为是一些老顽固、老古板,秦韶瑜也根本不想对付他们,只将他们当作跟在自己父亲、祖父一样的人就罢了。

    偏偏他自己又对这个跟他年龄相仿的顾云舒感到好奇,觉得他虚伪做作,然而又找不到他的把柄,因此十分懊恼。

    他觉得自己得像个办法,要将顾云舒翩翩君子的面具给撕开!

    云舒自然不知道太子殿下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君子风范。

    其实他对太子殿下是没有任何惧怕的,毕竟现在的江山还在周帝的手里,他不需要太子殿下多么喜欢自己,只要周帝还能用他,那便够了。

    至于周朝的这一片疆土,他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想法,只要尽自己所能,他就不觉得后悔、遗憾了。

    上了一个时辰的课,云舒看着沙漏流过,准备准时下班。

    这边他刚让大家休息,独自整理着桌面自己的东西的时候,桌前太子殿下忽然张口道:“顾先生你这么教我,只怕一年都赶不上别人的进度,先生是故意想要让我比别人都笨么?”

    第121章

    云舒闻言, 一时间有些不明白。

    跟不上进度的人明明是秦韶瑜自己,他一节课都在进行尽力地教学,而且布置的作业也都是巩固类型的,一切配合着秦韶瑜的进度来。

    何来“故意”之说?

    “我故意让陛下笨些, 能有什么好处?”云舒反应过来之后, 反问秦韶瑜道。

    太子殿下闻言,被呛了一下, 问他:“那本宫学习的为什么同别人不一样?而且学的也都是之前学过的内容。”

    云舒说道:“方才让陛下做题, 陛下的理解程度慢一些, 所以微臣要配合着陛下来。”

    “那我不能和他们进度一样么?”

    云舒垂眸, 说道:“可以。”

    “那为什么......”

    太子殿下一张口, 云舒便继续说道:“只是这样, 殿下会对后面的教学内容更加不懂。虽然可以,却对殿下不利。”

    “你的意思, 就是本宫比别人笨了?”秦韶瑜挑眉, 挑衅地看向云舒。

    云舒内心虽然已经不爽他的态度了,然而表面却还是不想跟太子殿下产生争执。

    “殿下不是比别人笨,只是可能爱偷懒一些。如果殿下肯努力,是不会比别人笨的。”

    秦韶瑜向前走了一步, 逼近了云舒,说道:“顾云舒,要是本宫一直不如别人学得快,你身为臣子就不着急么?”

    云舒见他这么没有礼貌, 也不再垂下眼睛礼貌说话了,而是直视向太子殿下, 说道:“殿下, 要注意自己的言辞。臣虽然微弱, 然而现在臣是皇上亲封的少师,即便殿下不称呼微臣一声‘先生’,也不该直接叫臣的名字。”

    云舒的眼睛明亮,他本来就风神俊朗。看人的时候,莫名带着一种气势,这种气势是很难让人忽略的。

    秦韶瑜见他如此,不禁轻轻后退了一步,将二人之间的距离拉远了些。

    云舒见状,继续说道:“再说,陛下懒一些微臣确实并不着急。”

    “哦?”太子秦韶瑜冷笑了一下,想着顾云舒总算说出了些不好的话。

    “古时晋国的智瑄先要立儿子智瑶为继承人,智果说‘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甚不仁’,智瑶生得好看,身体强壮,文武双全,然而只是有一点不好,那便是不仁厚。最后导致智氏灭亡。‘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殿下将来要成为一国之君,不必拥有斐然的文采。不用善于谋略,只要有颗仁德之心,分辨黑白的眼睛。这便足够了。殿下才刚及冠,在微臣看来殿下也不是愚蠢之人,若有心想学,那便改掉懒惰便是。若实在不想,那么微臣就一遍一遍地讲述殿下不会的问题,直到殿下完全理解为止。

    比起同他们学得进度一样,臣还是觉得稳扎稳打最为重要。所以臣不着急,臣有的是时间一点一点教育殿下。这也是皇上的意思,皇上希望臣能好好教导殿下,而并不希望强硬地让殿下将知识记住、背下来。”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