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90节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在云舒他们准备好跟东北敌军对抗的时候,或逃、或战,原本只有两个选择。

    在西北的郑、梁二国联合进攻下,完全没有了可以选择的余地。

    这会儿连云舒自己都要庆幸, 当初周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这下, 二十万的军队都不一定救得了周国了。

    因为郑梁二国虽然不如周国人口旺盛,但是两国合在一起, 总是能有个二十万人马的。如此一来, 周国一下子就有了至少二十二万, 甚至于更多的敌人。

    西边战事传来后, 整个朝堂内部臣民全部都乱了。大部分人的谏言是, 立马逃往南边, 先将自己的性命稳住再说。

    周帝没有了之前绝不逃亡的硬气,最终还是妥协, 准备难逃。

    云舒对此早有了想法, 周帝为人胆小固执,多年执政的他已经没有了初期登帝时的雄心,而多年的奢侈无度又将他的意志消磨。

    即便晚年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然而他现在的一番局势已经不容许他再慢慢来了。

    其实周帝也是挺惨, 藩镇迟迟不除,是他父亲、祖父那一辈遗留下来的祸患。

    周帝接下了个烫手山芋,然而早年的时候没有多加部署,到了晚年总算醒悟了, 却也是太晚了。

    所以云舒才说,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人家楚王, 那是幡然醒悟痛改前非, 而周帝始终是意思意思。所以楚王能够一鸣惊人, 周帝则是掀不起什么浪花。

    云舒对于逃亡的结果,没有任何想要争取的想法,因为他已经认定了这个事实。

    他觉得京都的百姓很可怜,然而他不可能会留下来跟百姓一起守卫京都,这对他们来说或许会更好一些。

    因为按照北方那些打过来的敌人的攻势来看,越是强烈的反抗,最后的结局只会越发惨烈。

    他想过自己如果留在京都,然而定然集结不了多少兵力。

    因为皇帝会逃走,逃走的途中他需要有人保护。那么一定会带走京都内部大量的精锐队伍,兵都跑光了,就只能招兵,让百姓对抗外敌,临阵磨qiang的后果,必定是惨败的。

    而云舒身为带领百姓抵抗的头头,大概率是会被砍头,而且头颅还会被挂在城门口晒个好几天。

    想想那滋味,云舒觉得还是跟着皇帝逃亡比较靠谱。

    自然,若是皇帝愿意留在京都,死扛的话,那么他也愿意留在京都。

    毕竟他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再死一次的话,也可以乐观的想着自己能穿越回去,不就是被晒头颅吗?反正死了也就啥都不知道了。

    况且,到时候就算输了,首要晒的必定是周帝的头颅,他运气好的话还能留个全尸。

    自然,如果奋力反击,能够等来援兵保住京都的话。

    趁着春日到来,将敌人赶去黄河以北,这样一来,靠着天险维持,能够支撑一年不被北方藩镇骚1扰,之后集结兵力打退西北梁、郑两国的话,就还有生机。

    可是,皇帝并不会答应,周帝爱自己胜过爱百姓。

    如此一来,云舒对周国的政治前景就是极其悲观的。

    他这会儿要不是还穿着官服,站在议政殿里当着皇上的面儿的话,估计下一秒就要仰天长叹“天要亡我大周!”了。

    然而能有云舒这种对周国将来不看好的人,自然也就有顾云璟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

    顾云璟是个文弱书生,然而却似乎有一种难言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逃跑并不一定是好事儿,周围城池听闻皇上往难走了,必定不稳,或是投靠了贼类,或是不战而降。皇上三思!难逃绝对不是好计谋。”

    周帝见顾云璟反对南逃,还以为他有什么高见,于是问道:“那么依爱卿之见,应当如何呢?”

    顾云璟见周帝问话,朝云舒看了一眼。

    云舒见状,朝自己这堂哥轻轻摇了摇脑袋,示意他不要说了。周帝既然已经决定了难逃,必定没有想要退位或者是死守京都的想法的。

    如今敌军都要兵临城下了,周帝心情本来就不好,天天吵着要杀人,并且还真的天天杀人了,这会儿跟周帝唱反调,嫌命太长吗?

    可是就在云舒摇头之后,顾云璟还是说道:“京都要留,唯有死战。皇上若南迁,可传位太子留守,或者……”皇上留在京都,死战到底。为保留血脉传承,让太子带着家眷南逃。

    然而顾云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周帝说道:“混账!”

    “朕还活着!头脑清晰!传位?死战!?朕要砍了你的脑袋!”

    周帝虽然年迈,然而身体却看着比太子还要健朗。

    这会儿让周帝主动退位,对周帝的打击估计就比“请皇上殡天”要小那么一点点。

    况且,就算提议让周帝退位,也不该是顾云璟这样的小官出头。毕竟他们这会儿确实还什么都不是。

    云舒见周帝发怒,赶紧跪下替顾云璟求情道:“皇上息怒!哥哥只是一时着急,都是为了国家社稷,纵有失言,罪不至死啊!”

    在场众人对顾云璟也都没什么恶意,虽然大部分人跟云舒他们不一样,都是站了派别的,然而难保都有一时失言的时候,互相只要不是巴不得对方死,多少都会帮忙求个情,因此都纷纷来劝周帝息怒。

    周帝见这么多人乌泱泱跪下来劝,纵然十分生气,这会儿也不好不给面子了。

    不过虽然不至于杀了顾云璟,周帝也在心中将人给记住了。

    此时周帝心想,亏得之前他还对顾家兄弟青眼有加,没想到居然这么不靠谱。

    被周帝发了这么一通脾气,在场的人也都不敢再说一些反对南逃的话。

    只有太子,将顾家兄弟二人的行为跟言语记在了心中。

    虽然确定南逃,却也并没有就这样快速。毕竟虽然要走,也只是计划中的一个阶段,若是敌军不来,或者援兵到了,那么就不需要逃。

    所以不到最后一刻,周帝还是不会走的。这几天内,文武百官也能有个时间,将家里所有行囊收拾好,随皇帝一起南逃。

    商定好计划,云舒跟哥哥从议政殿出来的时候,他明显能看到顾云璟脸上神情恍惚。

    云舒十分能理解顾云璟的感受。之前顾云璟醉酒在车上,从他的行为来看,云舒就知道,他肯定曾在无数个夜晚暗暗发誓要做个为国为民的官员。

    在这个维护皇权的社会,顾云璟选择了人民。这就是他为什么会拼死说出得罪周帝的话的原因。

    周帝的死活对于顾云璟来说,没有京都城内这么多的百姓重要。

    云舒在一旁劝着顾云璟道:“哥,皇上已经生气了,咱们地位卑微,说话的声音也轻,有些话说出来了,皇上也听不到。何苦冒着杀头的危险?”

    顾云璟有些生气地看着云舒,挑眉问道:“你也觉得我说得不对?”

    云舒一愣,知道他可能误会了,因此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知道你的心。只是说的话要管用才能说啊,不管用的话,平白浪费了精力。”

    云璟反问他:“慎之,倘若都要讲好听的话,都要讲皇上喜欢的话,那么要我们做什么呢?”

    “真正为官者,就是明知忠言逆耳,也要说出来的,不是么?倘若我一条命能够叫皇上听进去哪怕是一些,那我死何妨呢?”

    云舒撇过脸去,说道:“你死何妨?你死,将来谁为百姓说话?你死,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妻儿怎么办?你说得轻松,就不管别人死活了,你怎么这么狠心呢?”

    顾云璟见云舒这么说,骨头硬着说道:“父母养老不靠我一个,我有哥哥替我。我有家业有积蓄,养得起妻儿。我有后了,说话不必畏畏缩缩。”

    这是二人观念的不同,其实可以求同存异,互相也知道对方的好。只是今日都心情不好,偏偏就谁都不愿意给台阶,两兄弟难得红了脸,吵了一通没有结果。

    只得互相朝对方“哼!”了一声,于是各自回了家去。

    云舒回到家的时候气已经差不多消了,既然朝廷决定要南逃,云舒自然要嘱咐家里一通,收拾行李,准备逃离。

    林氏听到这一消息,蹙着眉,十分忧心地对云舒说道:“真就这么着急着走呢?情况究竟怎么样啊?”

    云舒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不大好,那边猛烈一些打过来的话,估计就是这两日的事儿,今儿来的消息,说已经渡过黄河了。这两日又没有下雪,路面这么平坦,他们想打过来还不是容易的事儿么?”

    林氏闻言,低着头拍手道:“这事儿闹的,大过年的究竟要怎么样呢。”

    云舒也是说道:“今年怕是过不好了。”

    顾淼在那里皱眉道:“那些各地的臣子都是做什么的?怎么人家就这么点儿兵马,就这样一路打过来了呢?”

    云舒解释道:“那是早些时候,这会儿叛军越发多了,他们一路都新人加入。世上落草为寇的人多了去,都愿意反了朝廷呢。况且,还有倒戈的官员,多不胜数。”

    顾淼有些不理解道:“那岂不是要亡国?”

    云舒听了这话,原想再跟妹妹多说一些。结果林氏拦住了:“好姑娘,你去屋里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好了,什么亡国不亡国的,你哥哥是朝廷大臣都说不清这些呢,你要讨论政治还早了些,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快去收拾吧,快去吧。”

    顾淼被母亲打断话题,又碍着林氏是长辈,也不好过分忤逆了,只得不情不愿地走开。

    云舒正在屋里吃着果子,林氏让顾淼离开后,转过身来对他说道:“你以后少跟你妹妹说这些。”

    “说什么?”云舒还弄不明白她什么意思。

    林氏坐下,说道:“就是讨论那些什么国家大事,她一个女儿家家,天天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像什么话?瞧瞧她方才说的什么‘亡国’,这也是她该说的?就怕小声了,别人听不见是么?”

    云舒莫名其妙地看着母亲,说道:“这是在家里,她晓得分寸的。况且讨论这些又不耽误她做自己的事儿,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么。聊聊这些新闻,她也能多涨点见识。她既读了书,自然而然对这些感兴趣,这要拦住,只怕困难。”

    林氏有些没好气儿地看了云舒一眼,说道:“你不同她讨论,就不困难了。”

    “拘束她这些做什么?”云舒觉得林氏这话说得奇怪,却也懒得掰扯,今儿他受的气可够多了。

    于是也不再跟林氏争论,从林氏屋里出来,回自己那屋子去了。

    第99章

    夜里, 太尉带着一个方阵军队在前,精英军队,身穿黑亮的铠甲,列阵在前, 骑兵、步兵一路朝前走着。

    部队行驶缓慢, 后面车轮滚滚,一堆身穿华丽服装的宫女, 手上拿着名贵灯烛, 走在车边。

    之后就是宝马名车, 车内坐着的都是皇家贵族, 最中心是皇帝的鸾驾。

    百官殿后跟上, 最后边儿还有一方军队。

    在这已经宵禁了夜里, 悄然逃离着这片无限繁华的京都城。

    云舒他们家的车队也紧跟在后面,顾云璟带着妻儿们就跟在他家的车后面。

    这一路的车队, 长得够讲京都城内的城门两端连起来。

    这么大的动静, 很难说不被人发现。

    有的百姓瞧见了,连夜在家收拾起了东西,带着一家子人跟食物,一路跟上来, 也向南逃。

    如此一来,逃难的队伍越发壮大了。

    从夜里到凌晨,月亮还挂在天边,天空却越发有了白昼的感觉。

    然而冬季昼短夜长, 都到了申时了天还没有全亮。

    云舒从车窗里往外看去,只见身后乌泱泱一大片, 路上全是人的踪迹。

    明明都是活人, 在这种蓝紫色的背景下, 阴森森的,乍一看去,叫人心惊。

    云舒将头缩回窗内,一时间,舍城而逃的耻1辱感涌上了心头。

    他想起之前云璟说过的那些话。确实,若都要说好话的话,那么朝堂他们做什么?

    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他忽然有些后悔。究竟是死在京都的大殿内好,还是屈辱地被敌人赶着逃亡更好。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