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89节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敌方因为没有补给,会去抢掠百姓的食物、衣服、财富。

    由于是叛军,他们会更加残忍,不顾一切地杀人,会让一个城池血流成河。

    云舒本来想着,自己能早点发言,事情也就能早点结束。

    结果最终还是商量了半天,得出的结论就是南方调兵,西北方兵力不动,前线继续如果再被攻城,那就继续换将领。

    这不是云舒满意的结果,因此从殿内退出来的时候,他的心情也不大好。

    到了屋外,正跟云璟一起走着。

    这时李大人忽然从他们身后走了过来,他见云舒眼里有几分失望,伸手拍了拍云舒,没有说话,然后就朝前走了。

    云舒多少能读懂他宽慰自己的意思,不过心情仍旧没有因此而好多少。

    走着走着,太子殿下身前的一位太监忽然将他们叫住了。

    这是云舒他们第二次被太子叫住,二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不过想到太子仁厚,也就没有怎么怕,默默跟上了来找他们的太监。

    太子将他们叫到了一个略偏僻的地方那个说话,附近有太监望风,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

    太子虽然住在东宫,然而毕竟宫里,又离西边的妃嫔住的地方近,云舒他们也不好走动,倘若约他们到外面说话,那么云舒跟云璟就会被认为是太子的人。

    即便太子敢约,云舒他们未必敢去。云舒身后站着李大人,云璟在大理寺的职位也挺好,因此都不好参与党争。

    云舒他们刚对人行了礼,太子便直接问道:“关于方才在殿内说的办法,还有什么可行的没有?”

    云舒跟云璟闻言,俱是一愣。

    毕竟太子身边必定有能臣,何苦这么费劲儿找他们问?

    然而被问了,云舒也不想就说自己不知道。云舒有一种直觉,那就是太子比他想象中的要聪明。

    如果说没有,太子必定不信。

    于是云舒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太子听,也就是他认为的,死守京都,将后代放去地方逃难的办法。

    太子闻言,黑白分明的眼珠在略长了些细纹的眼内转动,最后将视线定格在了云舒的身上:“顾云舒,你真是叫我意外。”

    云舒此时是低着头的,然而却能明显感觉到,太子对他探究的眼神。

    随后,只见他展开了笑容,说道:“倘若能为我所用,就是千金,也难换你一颗衷心。”

    他的声音很浅,然而却重重落在了云舒跟云璟他们的心上。

    之后太子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

    见无话说了,云舒他们自然也就告退。

    从这隐秘的角落退出的时候,兄弟的表情都有些鬼鬼祟祟的。毕竟是在宫内,很怕被人瞧见他们跟太子有什么联系。

    虽然可以解释,然而还是太容易被误会了,因此还是不要被人瞧见的好。

    然而云舒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转身离开后,太子殿下站在原地,注视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良久,才动身回去东宫。

    第97章

    太子身边的太监上前对自家主子问道:“太子殿下, 为什么这么高看顾家兄弟两个?论资历、论学识,他们实在也没什么可拉拢的。”

    太子秦承业走路的时候是不会看向手下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有的人, 不看也不会脱离掌控。

    “顾云舒明明有别的办法, 却知道父皇的性格,因此有些不能说的话他甚至不会说出口, 然而他心中有想法, 这些想法都同我手下的那些官场老狐狸们相似, 可见他的政治见解很高, 识人的本领也不差。只是他对目前的局势也太冷眼了一些。”

    朝中其他大臣, 就算对目前的局势再失望, 也不敢、不想做出最后的判断,大家对军队还是保持一定的相信的, 哪怕这希望十分渺茫。

    而顾云舒, 他给出的所有结论,都是建立在前线一定撑不了多久,敌军一定会打过来的前提下的。这也就难免会惹周帝生气了。

    毕竟,谁会对自己国家的军队, 保持这样一副冷漠的态度呢?前线战事焦灼,他顾云舒究竟是凭借着什么力量,才能对局势做出如此冷静的判断?

    太子殿下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至于顾云璟, 我派人调查过他,他确实有澄清天下之志向。只可惜性格太过刚强。”接下来来的话, 他便没有再说了。

    “过刚易折, 这话奴才明白。”那太监接话道。

    秦承业浅笑了一下, 眼里透着不可捉摸:“周家兄弟各有才华,这样的人不能为我所用,太可惜了。倘若他们一直站在中立面,那稍可放过。若是,成为我的敌人……”

    说着,秦承业的眼里闪过一抹冷光。

    站在他身边的太监闻言,寒毛不由得竖了起来。

    “哈啾!”云舒打了个痛快的喷嚏,这会儿还没有入春,一大早上的去宫里说话,十分受罪。

    这会儿刚从车里出来,只觉得背后冷冷的。

    “二爷,快走,进屋好去暖暖,免得受了风寒。”升儿做事稳重,站在门口瞧见云舒打喷嚏,好心提醒他。

    云舒吸了吸鼻子,嘴上“哼哼唧唧”应了,也没跟升儿说话,一路进了门,也没先回房去,而是一路先去了母亲那边。

    林氏瞧见云舒过来,看着他叫上布鞋有些湿了,忙叫人去拿了干净的鞋子来给他换。

    “你有什么事儿,这么着急忙慌的就过来了?”

    云舒到炭盆前烤着手,一边对母亲说道:“家里的粮食都够吃多久的?”

    林氏见云舒问,他毕竟是当家的,过问这些也没什么,因此也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那些酸菜是早就腌好的,另外还有些干鱼,粳米、糙米,还有才买来的两三只鸡鸭、鸡蛋、鸭蛋这些,光吃的话,家里上下大概够小半个月的。不过谁没事儿光吃咸菜、咸鱼呢?”

    林氏原本是十分淡定地跟云舒说着家里的粮食情况,但说着说着,察觉出了不对劲儿了。

    “怎么?之前听说朝廷打仗呢,是不是要打败仗了还是怎么?家里如今这点儿吃的不够?”

    林氏想着想着,还是觉得不大可能。这里可是京都城啊!

    老百姓的心里,大多都是觉得,只有全国都几乎沦陷了,京都城都只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

    这便是云舒之前说的,京都一旦陷落,必定会造成全国人民一定程度上的恐慌。

    云舒也没有将实情全部告知,林氏不懂政事,要是告诉她,事情还没来呢,她就自乱了阵脚。

    “只是说不好,总是有备无患,怎么也时常备着够家里上下一个月能吃饱的口粮,另外那些贵重东西也收拾好。”

    林氏不由得站起了身子,对云舒问道:“是真的不好了么?连贵重东西都要收拾?”

    云舒安慰道:“母亲不要担心,目前正在调兵,说不准不会闹到咱们这里来的,只是用兵的事儿,总是有几分危险。我说了,只是有备无患。”

    林氏怔愣地点着头,说道:“啊。那好吧,我知道了。”

    这会儿幼鱼正从屋里找到了干净的鞋袜,拿过来伺候云舒换上。

    家里只有两个正经少爷,女人们经常给云舒跟云安绣些东西,别说林氏这里,连云舒妹妹顾淼那里还经常有几件属于他的鞋袜。

    云舒坐在凳子上穿鞋歪,一边用视线扫视幼鱼,只见她面容清丽出尘,越长大了身段越发妩媚,是个极好看的姑娘了。

    等幼鱼从屋里出去了,云舒才对母亲说道:“她也大了,怎么不想着给她配个小子?这么好看的姑娘,估计得叫人抢得打起来吧?”

    林氏闻言,故意调侃云舒:“给你,你要不要?”

    云舒瘪下嘴,埋怨似地说道:“母亲说什么呢?”

    林氏笑了:“你都知道的事儿,我能不安排么?这姑娘长得好看,自然眼光也高,我给她说过两个,只是她自己不愿意。我猜她不甘心做个丫鬟,想到外头去做个正头娘子。好歹跟了我这么多年,她如果出嫁,自然将卖身契奉还的。到时候且看她,她自己遇到了好的,自然跟我说,我替你们还着急不来,也就不为她急了。”

    云舒闻言,点了点头,心想正是这个道理。

    云舒之后又跟母亲聊了一会儿,弟弟在屋里正等着问他事情。

    云安目前是个庶常,也没什么机会见到皇帝,政治上的消息,大多都是从云舒,还有交好的一些朋友那里来。

    而他政治上的朋友,又多是云舒介绍的,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朝堂上有什么动荡的话,云舒总是比云安知道的快,且知道的更多。

    这边跟弟弟说明了今天他在议政殿内听到的消息之后,云舒又特地让人叫来了笙歌。

    笙歌来到屋里后,云舒直接吩咐他道:“如今外头世道乱,京都还没有察觉,大家歌舞升平的。但咱们不能被这些和平现象给迷惑了,打今儿起,你将家里男中上下男女都集结起来,教他们一些防身术,多锻炼锻炼身体,免得将来真有什么,体力跟不上的就被落下了。”

    云舒心想着,这回可叫他给笙歌找到了些事儿做,这下好了,他再也不闲了。

    笙歌有些疑惑为什么要这样,不过云舒既然吩咐下来了,笙歌便会盲目的服从,因此虽然疑惑却没有问任何问题,直接下去准备了。

    一开始家里上下还觉得挺奇怪的,好端端的做什么要开始在全家内部推行什么强身健体的锻炼。

    然而这毕竟是当家人立下的规矩,都是在做事儿,每天跟笙歌这么锻炼上半个时辰不用做别的,大家也全当这是一天内的放松时刻了。

    跟上笙歌的训练程度对家里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

    毕竟就算是太太、姑娘身边的丫鬟,那也是市场跑腿,做做杂事儿的,主人家能够方便,多亏他们办事儿伶俐。

    又加上平时主家也没有苛待,一个月总有两三日是肉管够的,营养都还跟得上。因此大家的体能基本也都不差,只是有些人因为体制原因看着瘦弱些有些人看着强壮一些。

    原本大家只当玩儿的,后来渐渐的,这两日家里太太吩咐要屯粮的消息下来了,聪明些的心里也约莫猜出来了些什么。

    因此之后的几日里,家中锻炼的人里,有些人的眼神明显变得不一样,态度也越发认真了。

    顾家上下仆人共有二十个左右,厨娘、门子、丫鬟、粗使婆子、跑腿的小厮、园丁、马车夫,照顾这么几个主人的衣食起居。

    云舒一时也不知道这人数到底够不够,想着若是到时候真的要跑路了,去打听一下靠谱的镖局,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就在云舒吩咐下来家里的事情后,过了几日的时间里,仍旧不见前线有什么好的消息传过来,好在城池没有连番失守,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好事儿了。

    他们这个朝代的军队,并不是每个城池都能够拥有许多兵力了,每个州、县,都只能拥有规定数量的军队。

    只有一些战略要地,划分出一块地方,能够大量屯兵练兵,这样一来,就导致需要调兵的时候会比较困难。

    而且各地屯兵大多都是为了抵御外敌,一旦抽走一块地方兵力,多少都会令地方的防御能力减弱。

    但是南方多处领海,只要不调走水兵,基本还能支撑,加上皇帝这两年原本就有派人下去各地增加兵力,就是为了准备填补将来一部分兵力的损失。

    计划是都已经做好的,只是大家跟云舒一样,没想到五六万的军队派出去,能被区区两万的军队打得不剩多少。

    但总体来说,整个周国的兵力还是大于北方的。

    抛开北方已经不能调度的十万兵力,剩下南方加上西北方向,他们少说也还有二十万的人可以调。

    即便将来真的没办法要往难逃,只要不是同之前那样接连惨败,还是有办法夺回失地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c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8章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