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第44节
    宋天蒙问宋萍萍,“妈,你是有什么样的苦衷,连姥爷最后一程都不送呢?”

    “我亲眼看着姥爷带着不甘升上了天的……”

    宋天蒙忘不了宋老头走时的那一身灰扑扑的不甘与苦闷。

    宋萍萍一开口就是哭声,“收到你拍的电报时,我和你爸就去请假要回来。”

    “可是实验发生了意外,存放重要资料的仓库起火,我和你爸不仅得参与资料的救援,有些资料已经被焚毁。”

    “我们得在最短时间内尽量修复,不然之前的很多很多心血就算是白费了。家里的白事虽然是头等大事,可家与国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

    “天蒙,你还小,不知道妈的研究内容,对咱的国、咱的家,有多么重要。”

    “咱们国家还是太弱小了,必须得尽快发展起来,才能不被别人欺负。”

    “国要是被欺负了,普通老百姓还有好日子过吗?”

    “妈相信,就算是你,面对同样的选择,也会做出和妈一样的决定。”

    “你姥爷要是知道了真相,也不会怪妈的,他会以我为荣。”

    “到了天上,你姥爷也会和他的那些兄弟伙计们吹,他的女儿是为国家效力的。”

    “妈知道家里人怪我心狠,你姥姥对我也有怨言。可再选一次,妈还是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那么多人奋战那么多年的心血,人命都搭进去好多条,妈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就置集体利益与家国利益不顾。”

    “等妈哪天没命活了,也追着你姥爷和姥姥去了,妈再给他们二老磕头请罪。古人说忠孝难两全,确实如是。”

    宋天蒙静静地听着。

    等宋萍萍不再说话,只剩下低声啜泣之后,她轻声说,“妈,不会有再见的机会了。”

    宋萍萍不解。

    宋天蒙的目光看向摆在窗台角落里的一个小泥偶,“人就和泥偶一样,捏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泥偶。”

    “可如果哪天被水泡了,被摔碎了,就会尘归尘土归土。哪怕有一天,再捏一个一模一样的泥偶出来,可是组成泥偶的东西已经变了,原来的那个泥偶,再也不会出现了。”

    宋萍萍听懂了宋天蒙话里的意思,心中的最后一次幻想被无情击破,脸色煞白。

    宋天蒙看着宋萍萍头上、鬓角上的白发,她明明是家里最小最受宠的女儿,却被大西北的风霜打磨成这般,白发悄悄爬满。

    本是家里人捧在手心里的璞玉,却自甘化作铺垫国家上进攀援的基石。

    把一个国家的兴衰,捆绑在少数人身上,这份责任、这份担子,实在是太沉、也实在太重。

    真想要给这些科研人员松绑,还是得让更多的人进入科研领域,更多的人为国家进步贡献个人力量。

    还是得让这片天地上的灵机重续,让每一片土地都成为蕴养人杰的灵土。

    -----------------

    在京大地质系学习的日子很是繁忙。

    除了繁重的课业之外,宋天蒙跟着导师频繁地坐着绿皮火车出差,去到各地的油田和矿场上帮忙找矿床、找油田、找煤田。

    宋天蒙跟着导师满地图的跑,名山大川去过,荒山野岭也去过。

    因为有天蒙山神女的能力在,她不论是找矿床还是找石油、找煤炭,都十分精准,就连带她的导师都说她是‘如有神助’。

    让她的导师苦恼的是,他问了很多次宋天蒙要不要读研,宋天蒙每次都是拒绝。

    这不是对自己天赋的浪费吗?

    眼看着不能拐带宋天蒙留在自己的研究室,这小老头直接发动了自己的全部人脉,把宋天蒙的工作给安排了——就留在京大任教。

    小老头是这样想的,你不想跟着我深造,那就留在京大自己做研究吧,有问题还能多多交流,总比放到那些企业里一直束缚着强。

    宋天蒙也正好需要一份工作,便答应了下来。

    多数时间里,她都不会留在京大,而是拿着地图,漫山遍野的跑。

    偶尔会替别的老师带几个研究生去,多数情况下她都是独行。

    有别的老师问宋天蒙,“宋老师,你一个人跑野外,不怕吗?”

    宋天蒙从来都不怕。

    她在山林里,是真正自由的。

    倘若说怕,那怕的应该是其他人与动物、草木生灵。

    况且,其他人觉得她是沉迷于野外调研与考察,实际上她是在山林里修补各地的地脉。

    每一处修补好的地脉,都能为那片土地再滋养出难以计数的英才。

    这是比地质找矿更重要的事。

    当然,本职工作还是要做的,不然对不起京大每个月给她发的工资。

    宋天蒙在各地修补地脉的时候,也会顺带着把各个山头、各片山脉的地质情况研究清楚,顺带着再把地表的地貌情况、植被与动物分布情况都记录好。

    每次回到京大,宋天蒙都会停留一段时间,把和地质研究相关的东西整理成论文发表出去,也把那些与地貌和动植物分布的情况整理成书籍,联络京大出版社一起发布成书。

    京大分配给宋天蒙的理论课也不少,这些都是本职工作,宋天蒙都会认真去讲好。

    学生们对这个‘学识渊博宋老师’的印象都很好,宋天蒙著作的那些书籍更是争相传阅。

    宋天蒙偶尔也会给学生们讲讲自己在各地的见闻,引得一群小年轻心驰神往,在这些小年轻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名叫‘走四方’的种子。

    学生们觉得有些难过的是,这位‘学识渊博宋老师’平时表现得十分和蔼,对大家的疑问都是有问必答,可每次看到宋老师,心里都不敢生出亲近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从寺庙莲台上走下来的神女。

    远远观看着,内心仰慕者,不敢走近。

    隆冬腊月里,又是一个学期结束。

    宋天蒙收拾好自己的材料,开上新买没多久的车,拐去了胡同里。

    这么多年,她很少自己开火,之前有宋老太跟到京城来住着,她天天都有地儿去蹭饭。

    后来宋老太也走了,宋萍萍和周强夫妻俩熬到了退休的年纪,退下来回到京城,在水木大学任教。

    宋天蒙便换了一个蹭饭的地方。

    老宋家的所有人发展的都很好,全家都搬到了京城来,老家变成了印象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巍峨如天蒙山,如今也变成了记忆里的故园。

    宋天蒙这一辈儿的兄弟姐妹都在陆陆续续地成家,宋萍萍和周强看着自家女儿一直都流连于山野间,心里也跟着着急。

    可是夫妻俩又知道自家孩子不是平凡人,有心催两下也不敢开口。

    宋萍萍只能拐弯抹角地问,“天蒙,你说有一天,妈和你爸都去了,你怎么办?”

    正在吃饺子的宋天蒙噎住,猛喝了两口水才顺过气来。

    “我怎么办?继续做未完成的事。”

    “等哪天我把事情都做完,我就回天蒙山。”

    -----------------

    人的一生看似漫长,实则只是皮肉从生长到衰亡的百年岁月,被爱与恨、喜与愁裹挟着,走过了一段时而风和日丽时而雨雪交加的路。

    等走到生命的尽头,又会以新的身份开启新的旅程。

    真正的看开,不是不问世事,而是遵循世事自然,坐看坐忘,笑酌清泉。

    没有谁会在轮回的消磨里永恒,但每个人都在永恒中周而复始。

    想未来的未来太久太远,过好每一个当下,才能过好永恒。

    未来的日子那么长,何惧苦与忧?

    且行且看,追风逐月,踏歌涉水,自得其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