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124节
    林氏听说云安即将远去西北做知州,饭桌上还忍着难受劲儿,一回屋就抱着杨嬷嬷哭了起来。

    “我们顾家这一脉人口凋零。统共那么几个人,大女儿跟着女婿南下,干儿子要去领兵打仗九死一生,如今轮到小儿子了,又是去西北这么远的地方赴任。呜呜呜呜呜,当初真就不该让他们都走这条路。为报效朝廷,弄得这样一副田地。”

    虽然没有外人,但林氏后边儿的话说得过了些,杨嬷嬷又赶紧劝她:“太太虽然伤心,话也不该说着急了。大丈夫为国效命这都是应该的,况且二爷也说了,不过是去几年,小少爷将来还回来呢。”

    林氏闻言也不答应一句,仍旧是埋头在那里委屈地哭。

    这日云舒睡得也不安宁,心里难受云安要离开。到了五更天才逐渐睡下,那会儿天都要亮了,鸡鸣不断。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整个人眼睛都是肿的。

    就在这日,周帝旨意下来,封了云安去西北做知州。

    秦韶瑜还顺便让带了口信给秦越,意思大概是他这个做皇帝的侄子很想念叔叔,希望叔叔能多来信件,等国内内乱平定了,要多多封赏秦越这个叔叔。

    因为时间比较紧,只给了云安两天时间做准备。

    林氏听到这个消息,又是在家边帮忙准备行李边哭。

    到底是亲哥哥,顾淼对云安要远走这件事儿也十分不舍。

    云安知道家里人都不高兴,一次晚间大家坐在一起喝茶的时候,故意逗着顾淼说:“要不然,你也同我一块儿走得了。”

    顾淼有些认真地回答:“那感情好,我正好在京都呆腻烦了,干脆我们一家子都去好了。”

    林氏闻言,怒道:“说的什么话。你当初来京都那会儿可不是这样儿的。况且西北环境多不好,你个要不是不得已,谁要去那个鸟不拉屎的敌方。”

    顾淼虽然二十多了,也不耽误跟林氏扯脸撒娇:“任何地方都有待烦了的时候,就不许我换换口味?”

    云舒在一旁说道:“听说西北当初是百废待兴,如今渐渐好了,不比之前了。”

    林氏说道:“那也没有京都繁华。况且你二哥哥在这儿,咱们的宅子买在这儿,你要去那里也没有住的敌方。”

    “那让我哥也去。我看他这个官做着没意思,还不如辞官走了呢。”顾淼讨骂道。

    林氏这会儿被说的真的动了气,直直看了顾淼一眼。顾淼这才不说了。

    云安走的时候还没到中秋,临走前一晚,一家人好好在家聚了一天,晚间也在院子里纳凉。

    京都城内宅子里晚上没有流萤,院子也敞亮。只是让云舒莫名想起了当年在燕城的时候,他们一家子也是这么坐在天井里头纳凉的。

    这么一转眼,居然十几年都过去了。一时间无限感慨。

    之后一天,一家人跟朋友在一起洒泪送别弟弟,离别伤感,不在话下。

    第137章

    云安离开之后, 云舒就是按部就班地做着手上的事情。

    平时有话是经常跟云安一起聊的,如今只能跟大侄子聊一聊了。门客们因为来年的考试,最近也会经常来请教云舒。

    除了枯燥的上班生活之外,云舒在跟人交流沟通上倒是比往日还要多。

    夏天暑热, 渡过了难熬的几个月之后中秋转眼就到了。

    今年中秋一家子只有云舒、顾淼、林氏三个亲人在一起过。

    顾腾霄已经将家人接过来, 中秋自然也是跟自己的小家庭一起过的,跟云舒他们不同一些。

    晚间赏月吃饼的时候, 林氏望着月亮就开始掉眼泪。先是开始想大女儿, 接着又想小儿子, 最后就是想念笙歌跟已经去世了的顾老爷。

    云舒却想起早年弟弟跟自己在燕城说的那一段话, 对话内容其实已经忘记了, 就记得他用了一句古人说的“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于是劝着林氏道:“人虽然隔得远,但咱们一家子都还平安。这已经是好事儿了。”

    林氏闻言, 也只是含泪点着应和。

    她不到中年就丧夫, 最是能明白云舒说的这段话的意思的。

    人虽然隔的远,但平安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这日中秋虽然凄凉,然而母子几个一起做着吃了晚饭,情绪都还不算太差。

    林氏原本想要像之前对待笙歌的经验一样, 在云安离开京都的时候给他找一个媳妇儿。

    其实不止云舒,这两年愿意来给顾家说媒的人家多的是。只是顾家三兄妹几个仿佛就是在比赛谁成婚晚一样,不是躲着就是不愿意,几个人愣是将婚姻大事拖到了二十多。

    林氏也只能安慰自己, 算命先生当初算过命,他们确实不宜早婚, 多等两年吧, 再等等吧, 如此想着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虽然林氏主意打的很好,想要个儿媳的心情也十分恳切。只是云安不是笙歌,他对未来一半要求比笙歌多。

    林氏急急忙找的人,他多半连看也不想看,因为觉得实在太过随意。

    或许这跟云舒多少也有关系,就是因为当初被云舒的婚事给吓得也说不定。顾云安想要的不仅是自己对人家姑娘感兴趣,更希望是两情相悦。

    否则夫妻之间共富贵容易,同贫贱就不大成了。

    尤其是京都里的太太、姑娘们,手头越有钱、有权的人家,那些姑娘。太太们对夫婿或者女婿的要求就越高。

    云安只想找个他富贵时能跟在他身边,若落魄了也不离不弃的人。

    在外人看来或许这个要求很简单,毕竟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顾云安却觉得要让人心甘情愿跟着他是十分困难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随鸡、随狗的。

    哪怕他自信自己不会落魄到养不起家人,可是他对婚姻的追求仍是理想化的。

    所以哪怕林氏故技重施,云安离开京都的时候,还是孤身一人。

    只有笙歌,只要结婚对象身家清白,也愿意跟他吃苦他就可以点头。

    笙歌婚后的这几个月也会经常写信过来,大多数时候是跟云舒讨论战况,只是在结尾的时候,会写上两句同妻子有关的话。

    这是林氏嘱咐的,否则笙歌估计也不会特地去写。

    不过能够看出来,笙歌的婚后生活跟婚前也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在打仗的时候能够有个人顾好后方,对笙歌来说还是很好的,因此言语里他对自己的夫人也多有感谢,二人得以相敬如宾也挺好的。

    除此外,中秋后云舒总算跟断了几个月联系的叔叔、舅舅他们取得了联系。

    南方动乱,凤城附近城池在两三个月前也乱了起来。顾英磐他们有远见,就打算一家子北上来京都投奔云舒他们。

    云舒自从收到他们要来的消息之后,就立马去了信,只是那之后就没有再收到消息了。

    如今山匪也多,云舒很是担心了一段时间。

    林氏问起来,他也不敢说实话,只是哄着她说舅舅跟叔叔他们都还平安。

    现在收到消息,听舅舅他们说不到半个月大概就能来了,云舒便跟林氏报告了这一情况。

    他们家宅院买的大,只有那么几个主人家住着,平时看着都清冷。

    如今要来那么两大家子人,可不是要热闹起来了么。

    因此林氏很是热心肠地张罗了亲戚们的住所,盯着下人们收拾出了好几间屋子,好供亲戚们来住的方便。

    亲戚们来自然是该高兴的,而云舒却是喜忧参半,甚至忧比喜还要多。

    毕竟连凤城周遭都乱了,离京都还远么?

    若是南方只有一股势力乱,那么是很容易平叛的。毕竟国土面积大,军队调度也容易。

    只是多处作战,再大的国家也吃不消,太消耗了。

    目前南方有三处叛乱势力,最大的一股势力非朱茂莫属。只是最近朱茂遇到了些困难,就是跟笙歌的军队死磕上了。

    今日朝内也有几方势力,上书说明了笙歌跟朱茂的师兄弟关系。

    好在云舒在朝内端着,劝着周帝多给笙歌几分耐心。反正现在已经入秋了,一切且看明年的成果便是了。

    不过也多亏了那些挑唆周帝的人。这也成功让云舒找出了那个当初跟周帝打小报告,说了他跟仇二爷的关系的人——许诚。

    当初在燕城的时候,他们许家人就因为买不到他家的珍藏本而多番闹事,对别人家的好东西更是不择手段的非要得手,可以说是没少害人。

    云舒本来想着不要断人的官运,虽然当初许老爷为人不好,但是这跟许诚是没有关系的。

    虽然许诚为人傲慢,人品不怎么样。然而究竟没做什么太伤天害理的事儿,在京都好好做人也就罢了。

    云舒也没想到他的胆子居然会大到来检举他。

    对于许诚这样的小官来说,云舒直接通过他的上司,请了他上司来吃了一顿酒,小小把许家的事情透露了一番,许诚的官运马上就到了头。

    这日之后,云舒以为许诚会乖乖收拾行囊回家去。

    虽然燕城没了,许诚不能回老家,可他也不过是丢了在京都的工作,躲到没什么纷争的村落里去,做个教书先生总是不难的。

    到底,云舒也还没绝了他的路。

    秋日落叶缤纷,早些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云舒也多加了一件袄衣在身上。

    两层的衣服贴着身子,能暖和不少。

    这日夕阳西下,云舒正准备从马车下上到车上,结果车边忽然冲来了一个乞丐。

    云舒原以为是什么乞丐非要讨钱,直到手臂处被匕首划拉开了一条口子,才发现了情况。

    他早年练过两手,腿一伸,一个窝心脚就朝着那乞丐去了。

    只听那人先是“哎哟!”了一声,随即握着刀就准备站起来。

    结果云舒踢得太重,那乞丐打扮的人一时疼的站不起来。

    云舒是从办公的礼部出来,没有多少路就是礼部大堂,自然有侍卫听到消息就过来了。

    因此那乞丐别说跑,连站都没再站起来就被人给按在地上,五花大绑了。

    那人似乎跟云舒有些瓜葛,因此在挨了侍卫几拳之后,他没有骂别人,反而是对着云舒一顿输出:“顾云舒!我*******!”

    等侍卫将人押近了,云舒才看清了袭击他的人究竟是谁。

    也不怪他认不出来,实在是对方看着太过狼狈,脸上仿佛特意乔装似的,还抹了些炭灰。

    云舒难得带上了点儿个人情绪,压着心中怒火,轻蔑地看着许诚问道:“许诚?你不是早被撤职了么?还待在京都搞刺杀,你怎么这么能呢?”

    许诚被人按在地上跪下,他抬头瞪着云舒道:“顾云舒!你把我害的好惨!你们顾家没一个好人!跟朱茂同流合污,你个叛国贼!”

    云舒冷下脸来,说道:“你话不要乱说,朱茂叛国,我们顾家早就已经跟他绝交了。我们顾家世代书香,祖上出过宰相,我又位列二品,你可知道今日你刺杀朝廷命官,又出言污蔑,已经够你掉脑袋的了?!”

    许诚却是十分硬气道:“掉脑袋就掉脑袋!我家里人都死光了,我早也不想活了!”

    云舒闻言,挑了一下眉,倒是没有料到这个。

    许诚自然也懒得跟他解释,见着他便只想杀了他,乱吐口水又乱骂人,云舒只好将他交给京都县城判决。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