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123节
    “正经亲戚在那里,就投奔了我们来,哪有这样的话。”云舒不赞成地看了妹妹一眼。

    柳月棠对云舒的分析表示认可道:“先生说得对。是我想的短了。”

    “到了那儿也别怕。你嫂子他们给你安排的人若真的不喜欢,你摇头就是了。要是觉得对方门楣学识配不上,就说不想嫁。左右先生还给你做主的。”

    云舒这么说,也算是给柳月棠一颗定心丸,表示她如果需要,自己愿意插手管一管她的婚姻大事。

    “先生。”顾淼听了感动,有些哽咽,但是不想在云舒面前流露出她太脆弱的一面,便硬生生忍住了。

    她其实并不是那么感性的人。只是早些年的时候在父亲羽翼下生活无忧,落魄了才知真情可贵。

    先生一再帮她,所以她在面对云舒的时候,就总是有种委屈哽咽在心头,不上不下,难受的紧,她对云舒是无尽的想要依赖,然而理性又告诉她,不可以。

    有时候她会想起小时候,那会儿她也是向先生撒娇的。现在她其实特别想像小时候那般扑进先生怀里,搂着他的脖子,一遍一遍地叫顾云舒“先生、先生”,可是现在跟当初已经大不一样了。

    她许久不见先生,已经麻烦了顾家人许多,加上年纪的原因,再向先生撒娇的话,就太不成体统了。

    在面对云舒的时候,柳月棠总是想要放肆一些,哪怕是顾淼的那种放肆呢。

    若是能够得到先生一丝一毫的偏爱,她想那样的感觉一定很好。

    只是她又不敢,她怕先生讨厌她,从此以后不再理她。所以她遵守规矩。在先生面前表露出自己的温婉,知书达理。

    其实她不是很喜欢严格教条下驯养出来的女子,她有时候觉得她们丝毫没有生气。

    可若是先生喜欢,她又觉得可以向那些人靠拢。

    她想她可能是喜欢顾先生的。只是这种喜欢存在着某些讨好的成分,她觉得自己有点不像自己。

    她觉得,先生大概不会喜欢她。正因为这种喜欢上的自卑的心理而让她选择委屈自己,懂事、听话。

    可哪怕这种爱意并不健康呢,她也舍不得不要这份对先生的喜欢。

    云舒完全不知道柳月棠内心的各种纠结,只是自己先去了堂前会客,跟来接人的李家旁支说了会儿子话,然后柳月棠她们便出来了。

    虽然云舒一开始决心下的很好,然而在看着柳月棠温顺地进了轿子,被人接走的时候,云舒又觉得心里十分的不舒服。

    明明柳月棠该回去的,可他却总觉得自己仿佛委屈了她。没办法将她留在顾家,实在有一种深深的惋惜。

    在送柳月棠回去之后,云舒整个人也浑浑噩噩的,不明缘由的,忽然很怕外头忽然传来消息,说是柳月棠跟某个公子订了婚。

    这样的话,他该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又觉得自己的思想可怕。他能怎么办呢?那是他早年的学生。

    他已经二十九了,柳月棠才十九。他有这种想法,才是真的过分。

    期间顾淼仿佛感觉到了云舒的不愉快,也猜透了原因,问了云舒一句:“既然她走了你不痛快,何不去提亲呢?”

    云舒只皱着眉没有说话。

    顾淼见状,也就再没劝过他。

    云舒却是觉得,倘若自己去求娶,在李家看来,只要他肯柳月棠就没有不肯的。婚姻是父母之命,他的条件好,加上李家之前有愧于他的,这会儿碰上了,凭什么不嫁呢?

    那么他会觉得自己跟柳月棠是半强1迫性质的婚姻。所以他不可能自己跑去提亲的,因为这对柳月棠十分的不公平。

    而如果是别人的话,柳月棠拒绝了也不会有什么。李家的观念就是如此,想要让柳月棠低嫁。

    拒绝一个秀才或是举人,总是比拒绝顾云舒要容易许多。

    不过云舒内心的纠结跟错乱也没有多久,很快周帝就做了一件,让他无暇再去想什么儿女私情的事儿。

    【作者有话说】

    快完结了。

    第136章

    知了在午后时间叫得响亮, 一颗硕大的炽阳在空中高挂,烤得地面空气都变了形。

    而皇宫的议政殿内,却散发着阵阵阴凉。

    除了殿内冬暖夏凉的设计之外,这份阴凉还要多亏了冰台上四处放着的冰块。

    清凉的感觉, 将一众大臣的瞌睡虫都赶跑了不少。

    殿前, 云舒秀气的眉目紧皱,对着周帝就是一通劝:“皇上, 这个时候要将晋王召回并不理智。当前要紧, 是要赶紧将南方平定, 好让北方能够拥有足够的兵力跟粮食来打仗。西北部无论如何还有一个羌国作为缓冲地带, 又有晋王坐镇, 郑、梁才不敢冒犯。

    晋王即便有心想要乱, 他名不正言不顺,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也不敢贸然就反了。皇上可以暂时略放他着一两年, 之后再将他召回也不迟啊。”

    秦韶瑜并没有马上回应云舒的话, 而是略带质问地对云舒道:“顾爱卿是不是早就已经考虑到了西北的情况?”

    云舒闻言后沉默,算是默认了。

    秦韶瑜见他如此态度,心里的火气上涌。

    “你早就考虑到,那为何不告诉朕?!”

    云舒看了看秦韶瑜, 心想,早告诉你不就会是现在这么个结局了吗?

    明明如今国内乱得一塌糊涂,南方不止朱茂一股势力抬头。西北顾不上就暂时不要去管。

    可是劝是肯定没用的,若是让秦韶瑜知道了, 云舒早就想到秦韶瑜会做的行动。

    若是连西北都不肯乖乖听话了,那到时候连他也管不了了。

    对抗南边的军队无法发动, 将来北边藩镇若要打过来, 还得向西北调兵。

    秦韶瑜掌握兵权, 兵都听他的,他想调就调,不想调就不调。惹了秦韶瑜今年冬天他不调兵怎么办?

    况且云舒不想说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如今他跟周帝君臣离心。

    之前羌国要来讨公主,云舒在殿前就已经提出过不答应的建议,秦韶瑜也对此表示十分的赞同。

    可是转眼周帝就反悔,马上又说送公主了,而且还将主意打到了他们顾家。

    如此一来,云舒就很清楚,周帝有那么一群“智囊团”,这里面还有反对他的势力,譬如蔡博文一党。

    所以云舒并不敢对周帝说明西北秦越的野心,更不敢随意表态,免得跟周帝太站到对立的面去。

    他只是想着,趁周帝没有对他产生厌恶讨厌的情绪之前,好好挽回周帝对他的印象,拉拢周帝的心。

    只有这样,他的官途才能顺畅,接下里的建议才能够被周帝接纳。

    在场许多老臣,尤其是两位丞相,对云舒的想法都是表示认可的。他们的态度其实也跟云舒一样,心有所觉,却并不一定要说出来。

    老江湖,都知道什么是天时地利。如今还不是说的时候。

    偏偏周帝见云舒他们隐瞒,心情反而更不好了。

    云舒察觉出了周帝内心的不满,这会儿正是关键时刻,也不好跟秦韶瑜吵,只好主动认错。

    “是臣没有想好该如何跟皇上禀报,没想到皇上已经从别人那里知道了此事。”

    周帝闻言,见云舒自己已经找了台阶,并且服软,心中已经有几分畅快。

    从来都是他低眉顺眼跟顾云舒认错,什么时候见他顾云舒低过头?

    周帝嘴角扬了扬,很快又将严肃的表情摆了回来:“虽然西北尚未作乱,朕到底还是不太放心,朕要派一个人过去监督西北。”

    云舒没有说话,算是同意了秦韶瑜的做法。

    只要不召回秦越,就是派人过去监督,被秦越发现周帝对西北的不信任,秦越暂时也只能忍着。

    毕竟皇帝只是小小动作一下,你只要沉住气,皇帝也没办法办你。

    “听说爱卿同我这个表叔是交好的?”秦韶瑜又对云舒问道。

    云舒一愣,心里一时也猜不透秦韶瑜知不知道自己跟秦越十分要好这一关系。

    云舒想了想,半真半假地说道:“只是泛泛之交,曾经有见过几次,之后略有来往罢了。晋王是个捉摸不透的人物,臣在他面前不是很说得上话。”

    秦韶瑜坐在龙椅上说道:“那么你们也算是认识的了,有些交情,总比没有交情要好些。”

    云舒有些不解,莫非要让他这样的重量级官员,去帮着他监督西北?

    正在云舒疑惑的时候,秦韶瑜又开口道:“你弟弟正在翰林做事儿,不如就派顾爱卿的弟弟去吧。”

    云舒皱眉,说道:“陛下,思忧才入官场没有几年,况且平时多沉默,不懂变通,只怕去了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况且他也不曾跟晋王说上过两句话,远去西北,实在......”

    谁都有私心,云舒也不希望弟弟远离亲人去西北。况且云安还晕船,这一路上不知道要如何颠簸。

    而且不说路途如何,按照秦越那样的人,想对人隐瞒自己的想法跟行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弟弟即便去了西北,云舒想着也是徒劳。去了真能有收获还好说,既然知道此去只是浪费时间,又有什么去的必要呢?

    不是他小看云安,西北势力都在秦越手中,云安到了西北,还不定是谁监督谁呢。

    又不是去县城里面查贪官,总能有百姓透露出那么些。西北几乎都是军籍,有哪个人会去检举秦越造反么?

    即便真的检举了,一时半会儿周帝能调出兵力去打秦越么?

    可是云舒劝了又不听。倘若真的要送,云舒也宁愿让周帝选别人。他弟弟可是还要跟在他身边多学习两年的。

    不过云舒的反对并没有那么奏效。

    只听周帝说道:“实在什么?实在不合适么?天子授命,即便不合适,也要去适应才对。顾家兄弟都有大才,朕觉得让顾爱卿的弟弟去就很不错。”

    “陛下......”

    云舒刚想要再说两句,就见周帝看向众人,问道:“诸位觉得如何?”

    在场众人又怕周帝心血来潮找上他们的麻烦,若是反对,只怕遭殃的就是自己或者跟自己有关的朋友了,因此纷纷附和,觉得皇上说得对。

    即便真的十分不支持的,也都是闭着嘴,紧紧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倘若周帝要让云舒去西北,那这会儿是肯定有人为他发言的。

    毕竟朝堂少一个顾云安不会有什么大损失,少了顾云舒的话,他们这一党派的实力会被大大削弱。

    即便云舒不被周帝喜欢又如何?大部分情况下,周帝不还是要听云舒的建议?周帝在对云舒说话的时候,不还是客客气气的么?所以顾云舒在朝堂中,依旧很重要。

    “那么就这么定了吧。”秦韶瑜在得到大家的支持之后,微笑着看向云舒说道。

    许是料到了云舒必定会反驳,秦韶瑜说道:“先去几年历练历练吧。将来总是要调回来的。”

    云舒对此并不是十分信任,然而知道已经无法更改,值得垂下脑袋,自己在一旁生着闷气,不再说话。

    出了议政殿,热气蒸腾,太阳即便快落山了,也是热得人不大好受。来来往往众人又过来宽慰云舒,云舒只是勉强应付着。

    回了家,将消息说了一通,云安也沉默着没有说话。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