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98节
    晚间去用餐,到底是相熟的,云舒也向家人说明了李家的情况。

    顾家所有人,除了云舒表现出了悲伤,还有云安面上出现了惋惜的神情之后。

    其余人对于李大人的去世都比较冷漠。林氏也就是嘴上说了两句,李大人去世了挺可惜的。她更多是可怜李茂跟李大人的妻子,而非为李大人本身的去世而感到悲伤。

    毕竟李双跟顾家的事情才过去了那么一两年,林氏心里还记得李家对不起他们顾家的事情,对于李大人的政治才能她也并不十分了解,能说上两句惋惜的话,已经算是不记仇了。

    晚上吃过饭后,喝完了茶,云舒就让弟弟还有大侄子来他房里商量事情。

    平时云舒会尽量让他们知道一下他在李承业那边开的会议内容,家中人也早都见怪不怪。

    除非是机密,否则云舒会尽量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他们。

    主要是了解时局对他们并没有坏处,平时云舒会问一下他们二人的想法,这样一来也能够促进他们对事情的看法。

    另外云舒已经自动将侄子跟弟弟划入了太子阵营,他们是不可能去别的阵营了的,所以让他们知道这些也不过是提前了解,这样也可以统一一下他们的思想。

    简单说了一下今日的会议内容之后,云舒只说了一句“朝堂将来要动荡了”之后,就让他们回去睡了。

    他自己今日累了一天,加上精神上确实被李大人的去世打击了一下,很快洗漱一遍就睡了过去。

    晚间下了一场雨,云舒的窗户本来就是开着的,水汽从屋外蔓延到鼻腔里,将身上的炎热带走。

    月儿起来要关窗户。云舒在床帘里头吩咐她,让她将窗户就这么开着。

    月儿听了,也就没有将窗户关上,仍旧用木支架,将窗户定在那里,免得夜风将窗户吹得摇晃。

    云舒这才又睡去,下半夜睡得果然比上半夜要香。

    第二日一早用过早饭,云舒捏着从李家来的信,去了太子府邸那边说话。

    其实,除了李大人去世的消息外,信件里面还带来了一件新的消息。

    太子殿下在得知消息之后,气得拍了桌子:“那些都是对社稷有功的大臣!父皇也真是糊涂了,就因为他们劝谏让他不要贪图享乐,一个不高兴就将他们杀了。这些人是说杀就能杀了的吗?!这样一来,他同那些……有什么区别?”

    这被消掉的词汇,想必是“昏君”二字。

    云舒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也是同太子一样,又感到诧异又觉得愤怒。

    虽说忠言逆耳,好话不好听么,皇帝生气惩罚一下官员也正常。

    然而周帝在跟他们分开之前,还是正常的。为了使得自己死后的谥号能够好看一些,他近年在政治上还是摆出了些许励精图治的态度。

    虽然到了云城之后,周帝多少有些摆烂的嫌疑。

    可摆烂归摆烂,云舒是怎么也想不到,曾经还算是有脑子的周帝,居然会做出这种杀了好几名朝廷命官的事儿。而且人家还是劝谏皇帝不要颓废的好官!

    在云舒看来,周帝这简直是朝着昏君这条路狂奔啊!

    第107章

    在场有官员得知这个消息, 久久回不了神:“陈大人跟于大人他们入朝为官多年,况且没有站什么政治立场,不过是劝谏,皇上怎么也不至于做到这种地步才是。”

    “难道其中有王爷示意在其中?”有人阴谋论道。

    连云舒都有些看不过去地说道:“这实在是太不该了。”

    毕竟皇帝是应该得人心的, 若是失了人心, 伤了大臣的心,那么就容易天理不容了。

    这会儿正是关键时刻, 北边儿的战事还在打, 朝廷里面自己先乱了。这仗还要怎么打下去?

    有人说道:“这样一来, 人心必乱。怪道这么些时日就又要调兵, 想必是那边真的……”

    云舒没有说话, 毕竟大家都不在周帝那里, 也不知道周帝那边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虽然太子殿下在周帝那边有人,可周帝现在几乎跟战争已经断了联系, 现在那边的事务多是二皇子在管着。

    太子殿下也是叹气道:“听说皇上之前身子不大好, 吃了方士的一丸药,竟然奇迹好了。陛下本来就一直有吃些仙丹妙药,如今更加宠信方士,追求长生了。原本只是不问政事, 现今就差将整个江山都捧给我那个弟弟!

    现在不过是有大臣劝谏了两句,就闹得将他们杀了!将来父皇若真的有个万一,别说我这个太子之位,只怕连我的命他也要拿去了吧!”

    在太子殿下看来, 大概是大臣劝谏皇帝重理朝政,将权力从二皇子手上拿回来, 结果却因此激怒了二皇子, 被误以为是太子殿下的人了, 所以才惨遭毒手。

    云舒听太子殿下这么一说,觉得确实也挺有可能是这样的。

    毕竟皇帝他本身不糊涂,被太子跟皇后忽悠了,糊涂这么一下倒是可能。

    “咳咳咳。”太子像是被气得不行,整个人重重地咳嗽了几声。

    “殿下。”有老臣十分担心地看着李承业。

    太子殿下的身体原本就不好,这段时间又是逃难,又是要为这一条战线出力,云舒他们每天都要来开至少半天的会议。

    有时候一早上开不完,迟迟做不下决定,就会将会议开到晚上。

    原本太医就嘱咐过,让太子少劳累多加休息,然而目前国情是这个样子,大家已经很在意太子的休息时间了,然而他们还是高估了太子的身体。

    此时云舒看向太子,只觉得太子殿下的一双眼睛已经写满了疲惫,然而他的内心却仿佛还燃烧着一团火。

    若不将眼前战乱平息,这团火怕是至死都无法熄灭的。

    “无碍。”李承业又咳嗽了几声,却对大家招手,示意自己并无大碍。

    此时云舒也看不透李承业究竟是在政治作秀,还是真的就疲惫至此了。

    这也不怪云舒的想法冷血,实在他在官场已经待了四年了,说他带着猜忌的心思看人,实际是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能够使他动容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他想一件事情,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已经不再如之前那般单纯,况且太子心计深远,此时又是急需党内团结一致,一心为他的时候。

    下午的时候,统计了一下兵力,商量了一下防守的对策,大家也都是支持太子殿下不调兵的。

    从太子殿下屋外出来的时候,不知何时又下起了一阵一阵的雷雨来。

    “这倒霉天气。”雨下得过分的大,将云舒的鞋子都打湿了,双脚此时黏糊糊的,弄得他十分难受。

    此时,云城皇帝居住的府邸内。

    皇帝在里面醉生梦死歌舞升平,外面同样下着一场秋雨,热气跟水汽冲击上来,若是就站在雨里,是格外难受的。

    可挣会儿却正有一个人,就这么端正地跪在雨中,背部的脊梁挺得直直的,仿佛想要将这阴沉的天给顶立起来。

    蛮奴公共从屋里走出来,看着在雨中跪了半天的顾云璟,眼里轻微闪过一丝动容。

    他撑起了一把雨伞,手里又拿着另一把油纸伞,走到了云璟的身边,说道:“顾大人,殿下今日真的累了,没功夫听大人的话。雨渐渐大了,大人也回家去吧。”

    说完,蛮奴将手里的雨伞,朝顾云璟递了过来。

    头顶的雨水忽然停了。顾云璟的视线不再被大颗大颗雨水砸着,总算能看清了眼前的景象。

    可虽然蛮奴为顾云璟撑了伞,顾云璟并没有看蛮奴,而是用一双眼睛直视着周帝所住的屋子的木门。

    耳朵也对于屋内传来的嘤嘤笑语充耳不闻。

    蛮奴在他身边等了半晌,才听顾云璟说道:“多谢公公,我还可以再等一会儿。等陛下玩够了,想必还能想起来我的。也烦请公公帮帮忙,让我见一见陛下。我实在是有话要说。”

    蛮奴见他固执,也久没有再劝,只是说了一句:“蛮奴尽力吧。”

    说完之后,蛮奴只将手边的雨伞放到了顾云璟身边,然后便撑着伞回去了。

    这边蛮奴回到屋内,歌舞停了,两位美人走到周帝身边,周帝左拥右抱。

    胖胖的手抚上美人滑嫩的肩膀,笑得十分惬意。

    他将视线蛮奴看了过去,却见他一双长长如蝴蝶翅膀似的睫毛,深邃的眼眸,白得仿佛擦了粉的肌肤,一双水润的唇瓣。

    若说比美色,周帝这一辈子也没见过美过蛮奴的人了。就连贵妃都要比他略逊色。

    然而周帝已经同蛮奴一起多年,虽然对他的颜色仍旧没有厌倦,却对他床上那冷淡的行为已经不大喜欢了。

    周帝有时候看着蛮奴,还要幻想他是个女人,若如女人般娇软,他大概要将蛮奴宠成另外一个贵妃,哪怕他没有家族支撑,周帝也舍不得让他受苦的。

    即便如今只将蛮奴当个花瓶放置着,周帝也始终舍不得蛮奴,始终要将他放在眼前。

    这会儿蛮奴亲自奉茶过来,周帝伸手接了,问他:“那顾云璟,还在外头跪着?”

    蛮奴点头道:“陛下,他都在外头跪了这么多天了,从早到晚的。”

    周帝冷笑一声,说道:“哼,就是不叫他进来,我也知道他要说什么。如今北方战事僵持,我能有什么办法?况且老二手段不俗,将朝政交给他管那么些时间,不是也管得很好么?他们有什么不满意的?朕一路颠簸,好不容易来了云城一趟,也不许我休息休息,天天来人劝我重新接管朝政。朕难道已经不是皇帝了么?

    如今太平了,他们这些大臣们闲了,没事儿就来参一本奏一本的,我哪儿那么多闲工夫理会他们?前日砍了两个人的脑袋,连老二都来劝我了,若不是这会儿不能乱来,我早把他顾云璟的脑袋都砍下来了!”

    蛮奴闻言,眼里闪过一丝嫌恶,然而很快就被他隐藏了起来。

    “陛下,当初您看顾家两个兄弟不是还挺顺眼的么?当时奴婢还在场,陛下可是亲口说的顾家兄弟‘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现如今陛下要杀他,岂不是要将之前的话推翻了?”

    这句话本来是《世说新语》德行里面的一句话,形容的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说陈仲举大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世人的典范,做官之后有革新政治的志向。

    “朕后悔了。”周帝不愉快地说道,“不过老这么让他在外头跪着,他也烦我也烦,不如永不相见的好。他顾云璟不是自觉自己很能耐么?那么,就把他贬到南方做官去好了。”

    ……

    顾云璟被贬到地方去做官,云舒也是过了半个月后才收到的消息。

    他被贬的地方相当于现代的广东地区,地理位置偏南,离京都很远,而且气候潮湿,同现代的繁茂不同,此时的南方人口少,经济文化也并不发达。

    云舒在一开始知道云璟被贬的时候,先是为他惋惜了一段时间,毕竟顾云璟是个有才之士,云舒面对这位堂哥时,也多有自愧不如的地方。

    况且他一向有志,自从做了官后,便一心为国为民,如今被贬到南方去,想要回来那可就有些困难了。

    然而另以方面,云舒又对这个结果并不是很排斥。

    他是了解自己这位堂兄弟的,顾云璟的性格刚直,过刚易折。

    之前顾云璟就因为说话太直,而被皇帝训斥过,当时云舒就为他心惊着。顾云璟还有一家子要养活,如今到了南方地区,虽然偏僻一些,但至少能保住一条命。

    况且他过去也是做官,至少比寻常老百姓是好过许多的。只是路途遥远,而且气候不太适宜,云舒对此还是比较担心的。

    这日云舒看完了从云城寄来的信件,坐在桌边久久不能言语。

    其实多少也能够看到,一个国家如果真的要遇难,以至于百姓国破家亡的话,都是有所预兆的。

    那些被杀死的大臣们,原本就是国之栋梁,若栋梁纷纷陨落,就像是天空坠下星辰。

    周国的天空,已经越来越暗了。人才消亡,国运也就到头了。

    云舒也不知道他们接下来究竟还能撑多久。只想着能在大军来犯之前,能够保护住母亲跟妹妹他们。

    顾云璟的这件小插曲之后。这年下半年的时候,北边大概也是得到了消息,知道西边的梁、郑二国肯定是没法儿继续支持下去。

    于是这边的战争加大了力度,云舒他们这边防守的好,就是死守,所以比较难打。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