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 第475章 淑妃身份!
    永祯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这是太傅-金紫光禄大夫-平原公-长孙敞临终遗疏中的话,只此一句,盖无多言!

    李承乾看到遗奏中,只有这一句,也是长叹不己:“知朕者,舅公矣!他,去了朕又少了一个亲人!”

    长孙无忌、长孙嘉庆、长孙冲在阶下也是跟着叹气,长孙敞今年八十了,人活七十古来稀,他都八十了,已经算是喜丧了!

    但他们也知道,陛下与长孙敞的关系有多亲密,他是先帝给皇帝选的所有老师中,唯一一个能与相处得宜,师生和谐的人。

    “传旨,追谥文渊,赠太师,陪葬朕的乾陵。虽然应该是昭陵,但朕希望,朕百年之后,还能听到老师的教导。”

    长孙敞过世后,李承乾连续好几天,胃口一直不好,甚至连在朝上,脾气也是很冲,臣工们都不太敢说话。

    散朝后,锦衣卫中郎将-丘神绩,入殿呈上密文。李承乾看过之后,挑了一下眉头:“此事当真?”

    丘神绩垂首回道:“回陛下,臣查了三年,绝不会有错!而且,铁证无疑,臣用项上人头担保!”

    丘神绩呈上奏疏之前,还特地请教了他老爹-丘行恭,这种离间天家的事,任何一个没心眼的人,都得望而却步,踯躅再三。

    可丘行恭却说,锦衣卫是皇帝的刀,只会,只能效忠陛下。不要说一个后宫嫔妃,就是长孙太尉,只要他敢对陛下不忠,也是照揪不误!

    “好,这件事,朕知道了!神绩,你下去后,销毁卷宗,这件事不得外传,朕自会料理!”

    “是,末将遵旨!”

    丘神绩退下后,李承乾拿着密文看了一眼,怅然长叹:“皇后,你真是慧眼啊!淑妃,你,唉!”

    ..........

    碧玉殿,淑妃-谢颖盈盈下拜:“臣妾供应陛下!”

    李承乾抬了抬手:“行了,淑妃,不要多礼了!”

    李承乾可是不多来的,平素多数都在皇后的立政殿,谢颖也是笑吟吟的给皇帝倒茶。

    “陛下,老太傅去了,您也要保重龙体啊,大唐的臣民,还要指望您呢!”

    李承乾瞟了谢颖一眼:“淑妃,你人在后宫,但却对朝廷的事很关心啊!”

    啊!听话听音,谢颖也不是傻子,她当然听得出来,李承乾言外之意是在指她后宫干政。

    谢颖立刻跪了下去,俯身下拜:“臣妾不敢,臣妾就是关心陛下的龙体,臣妾不敢干扰前朝事物啊!”

    伸手捏住谢颖的下巴,看她那张酷似秦淑的脸,我见犹怜的模样,李承乾的心里也跟针扎似的疼,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是如此面对这张脸。

    “杜德俊手段真高明啊,因你酷似李象、李医之母,所以料定朕会收了你,是吧!”

    这个杜伏威真是生了个好儿子,杜德俊手段真是不了的,棉里毒针-谢颖,天宗派的细作,都插到皇宫里来了!

    早年间,他与皇后南巡,陈郡谢氏把她献给自己的时候,皇后就说过,此举必有深意,陈郡谢氏的脉,掐的太准了。

    这么多年,李承乾一直觉得是皇后多心了,但他今天不得不承认,皇后长一双慧眼,能看透人心啊!

    谢颖捡起地上的密文,看了看上面长长的名单,人也跟泄气的皮球一般瘫在了地上。二十年的辛苦经营,一朝被锦衣卫给端了,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谢颖此刻也彻底不装了,直言问李承乾:“陛下,可还记得长安万御史一家,就是那个贞观十年,被你以谋反之名,满门抄斩的万埃万御史!”

    原来,谢颖少时便与万埃之子-万佺定了亲,眼前就要到成亲的年纪了,她连绣衣都准备好了,却传来了万御史一家被满门抄斩的消息。

    谢颖之父-谢胤三番打听,才得知是因为万埃弹劾李承乾贪图享乐,所以李承乾与长孙无忌便做了个局,直接兜了全家。

    后来,杜德俊偶然间看到了进香的谢颖,看中了她那张酷似秦淑的面皮,便找到了他父亲,问他父亲愿不愿意为老友复仇。他们父女都信义之辈,所以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于是,一番运作之后,就有了后面谢氏献女之事。

    “知道臣妾这二十年,为什么无所出吗?那是因为臣妾在入宫前,喝下了断子汤。喝下之后,一生不孕。”

    “陛下恩威无双,四海万国,都要俯首在你的阶下,万国宾服。可您征服的了天下,却无法令臣妾,心悦诚服,您说您失败不!”

    李承乾没管谢颖的奚落,而是在记忆中搜检了万埃和万佺父子,随即嘴角冷冷一笑:“原来,你是因为他们!”

    是,李承乾毫不否认,他是杀了万埃一家四十三口,不仅如此还磔杀了他亲族、挚友十三家,共计四百八十四人。那是李承乾第一次灭了朝臣之家,所以他记得一清二楚。

    “是,朕是个好杀之人不假,可朕这辈子从不枉杀无辜之人!要是让朕再选一次,朕会万埃、万佺父子千刀万剐!”

    哼!“暴君,你一生杀人无数,什么时候后悔过!”

    不!李承乾摇了摇头,将张思政招了进来,让他去将贞观十年,万埃、万佺案的卷宗取来,给淑妃娘娘看看,这是不是一件冤案!

    稍时,张思政取卷宗回来,李承乾示意交给淑妃,然后给她说了说:“他是隐太子的旧部,蓄养死士的是他们,是万佺带人行刺朕的!”

    “你可以不信朕,但魏征的信用,你该是信的过吧!你看看上面,有魏征亲笔文书,作为主办官,他的批语该是真相吧!”

    这件事之所以办的含糊,并不是因为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作局,而是当时那种时势,玄武门之事还没有完全淡化,所以只能含糊处置,对外找了个借口蒙混过关。

    贞观朝时,李承乾作为储君,每天都有弹劾他的奏疏,张玄素、萧瑀、孔颖达、于志宁,哪个不是见天的弹劾他。如果真要计较,这些人还能活到寿终正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