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513节
    天山以南基本臣服,剩下的就看天山以北。

    李跃现在担心的是刘应,三千人去了两个多月,没有任何消息。

    也不知什么情况了。

    浑邪山的拓跋什翼健倒是动了,派出两万骑向西,明显是要来抢天山以北,但同时防备敦煌的李跃。

    李跃继续待在姑臧,以身作则,与胡姬们完成融合。

    以前觉得河北冷,但与姑臧的寒冷比,还是差别巨大。

    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到秋日,终日寒风似刀。

    虽然没有下雪,但干冷干冷的,寒风似乎要将人的魂魄一起刮走。

    大被同眠了十几日,最先有消息不是西面,而是刘应,此行太过匆忙,低估了远征草原的难度,在草原上转悠了几个月,没找到拓跋什翼健的老巢,只遇上了几个小部落,掳掠了一千多人五千多头牲畜回返代州。

    刘应上表请罪。

    草原势力若是这么好对付,汉武帝也就不会打了四十多年,耗尽了前几代的积蓄。

    能达到霍去病那种高度的,整个华夏史上,寥寥数人而已。

    请罪倒是不至于,毕竟没有损兵折将,还弄了一千多人五千牲畜回返,李跃回诏安抚,让他就留在代州,训练士卒,摸清草原形势,以备将来反攻。

    眼看冬天转眼即至,西面还是没有什么消息送来。

    李跃心中略为担忧,一旦进入寒冬,天山以北只会更冷,将士们未必适应气候。

    好在慕容垂不是鲁莽之人,既然敢出兵,肯定有几分把握。

    姑臧降下大雪,西边的消息终于送来了。

    运去英雄不自由,时来天地皆同力。

    当年石虎在棘城大败之后,紧接着一连串的大败,败光了羯赵的气运。

    而现在大梁正处于巅峰。

    士卒、将领,都是百战而出,经过了中土尸山血海的检验,没有辜负李跃的期望与等待。

    张蚝勇往直前,长驱直入,与悦般骑兵大小十余战,斩杀七千余众!

    最惊艳的还是吕光,没有跟在张蚝后面,而是乘着天山以北大雪,率五千玄甲军绕过曳咥河,突击代国两万骑,凭借马蹄铁、明光甲、长槊、劲弩等装备,大破代国骑兵,斩杀三千人,死在吕光手上的敌将就有五人之多,可见其强悍,余者惧其威,一哄而散……

    经此数战,吕光一跃加入万人敌行列,与张蚝、刘牢之、邓遐并驾齐驱。

    反而是慕容令如李跃所料的一般,表现平平,有人畏惧天寒,半路还逃散了几百人,只能跟在张蚝后面,收了些俘虏。

    不过战争就是如此,有人天马行空,也需要有人能稳住。

    慕容令手上都是凑来的部曲和义从,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太亮眼的表现。

    这一战后,基本打残了悦般国的主力,也击退了拓跋什翼健伸向西域的爪子。

    但因大雪及膝,天寒地冻,战马冻死不少,三支人马都退了回来。

    李跃也就放心了,准备明年春暖回返洛阳之事。

    下令升慕容垂为西域都护,镇守龟兹,继续攻略西域,高弼为主簿,刘牢之为左司马,驻守高昌,诸葛侃为右司马,驻扎海头城。

    咽喉之地凉州,则以魏山为刺史,率一万黑云军镇之。

    第六百八十五章 对外

    华夏讲究一个落叶归根,愿意留在西域的将士还是少数,只有两千七百多人。

    李跃给他们分了土地,下令将原龟兹贵族的府邸、妻女赏赐给他们。

    与王猛在关中一样,西域都护府也采用严刑峻法,梁人杀奴隶,鞭笞五十,没收一半家产,奴隶杀梁人,车裂之。

    总之一个原则,最大限度保证有功将士们的利益,让他们能在西域落脚生根。

    两千七百多人,繁衍个十几年,数量也就渐渐上来了。

    凡事开头难,人口迁徙不能一蹴而就。

    但令李跃想不到的是,这些利益对黑云军没有多少吸引力,却让凉州豪强部曲们垂涎欲滴。

    他们久在边地,本身对关东关西没多少眷恋,适应胡夏混杂的环境,知道西域之富庶。

    凉州地狭人多,一般人家日子过得并不好。

    永嘉之乱时,曾有大量关西人迁至高昌,就像很多人从河北避乱至辽东一样。

    高昌四大豪强,阚、张、马、麴在十六国南北朝的三百年间轮流坐庄,在西域建立了一个汉人国家,高昌国,延续到唐初,公然跟李二大帝叫板,被侯君集攻灭。

    关西豪强算是华夏历史上进取欲最强的一批人。

    想要经营西域,绝绕不过这些人。

    李跃原本想赏赐些牲畜、钱粮、女人,酬谢他们协助之功,没想到他们看到李跃封赏黑云军的诏令后,主动请求留镇龟兹,只求跟黑云军一样的待遇。

    也就是要地、要女人、要宅邸,还要地位。

    豪强们既然能迁徙到高昌,就能迁往龟兹。

    李跃求之不得,巴不得他们去祸害外人,世界这么大,有的是土地让他们兼并,有的是人口让他们奴役。

    某种程度上,士族豪强其实也是华夏精英的一部分,有钱有粮有人,还有刀,是对外扩张的核心力量。

    要知道,秦朝时,凉州还不是华夏土地。

    霍去病击败匈奴,汉开凉州四郡,几百年间,关西士族豪强茁壮发展,南北朝时还形成了关陇集团。

    很多土地,只有他们先站住脚了,才能渐渐汉化。

    “准了!”李跃当即拍板。

    “豪强迁至龟兹,只怕百年之后,龟兹非国家所有,不如改为皇子的封国。”卢青提出一条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李跃大为心动,不过龟兹虽然富庶,但受地缘影响,向西发展潜力不大,反而向东兼并焉耆、高昌、鄯善为其首选,然后窥伺凉州。

    封一个皇子在此,只怕不用百年,几十年后,就会掉头向东。

    地缘决定命运。

    “龟兹太小,等慕容垂拿下天山以北,再行封国,朕不但要在西域封国,将来高句丽、漠北亦是如此!”

    灭亡龟兹、宿温、狯胡等国后,李跃雄心万丈。

    十六国虽是乱世,但锻炼出来了大量精兵悍将,基本压着周围势力打。

    有生之年,李跃要竭尽全力,扩大华夏文明的疆域。

    就像此次西征,灭亡龟兹带来的利益完全覆盖了投入。

    钱粮、奴隶都只是短期利益,更长远的利益是商路,从古至今,东西商路就是华夏的地缘大战略。

    “陛下英明。”卢青呆了呆,似乎没想到李跃的心思这么大。

    “此战豪强出力甚多,我们吃肉,也要给他们一些骨头,不然以后以后谁还陪朕玩?”李跃笑道。

    “陛下不怕他们发展壮大?”

    “你不也说百年之后么?只要大梁强盛,四面八方就都是忠犬,问题在内而不在外,如今经营龟兹,少不得他们的助力。”

    事实上,越是边境之地,对中枢的向心力就越强。

    以唐朝为例,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被吐蕃侵占,中原各地节度使割据自立,但安西军抵抗吐蕃四十年之久,少年熬成了白发,宁死不降。

    吐蕃势力一衰弱,凉州张、阴、索、曹等大族立即起义,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率十一州归唐……

    李跃宁愿两三百年后西域崛起一个华夏国度,也不愿全部沦落胡尘。

    新诏令一下达,整个凉州的士族豪强都沸腾起来。

    出人出力,打生打死,不就是为了土地和财富么?

    李跃全都给了。

    非但凉州豪强,连鲜卑、匈奴、羌部豪酋们也蠢蠢欲动起来。

    他们的进取欲望不在梁人之下。

    很多部族不远万里从大漠迁徙而来,散布于秦凉之地。

    吐谷浑更是从辽东一路跑到西海……

    纷飞的大雪都阻挡不了豪酋们的热情,一个个赶往姑臧觐见,“我等对大梁忠心耿耿,还望陛下准许我们部族进入西域。”

    乞伏、弗斯、出连、叱卢、呼延、独孤、彭氏等,凉州大半的豪酋都来了。

    凉州豪强是自己人,但这帮人虽然最近关系处的不错,但终究是外人。

    一旦在西域西域站稳脚跟,危害不小。

    不过也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李跃灵机一动,西域不只是龟兹、焉耆、高昌,天山以北有七河流域,葱岭以西,还有富饶的河西,若是将这些鲜卑、匈奴、羌胡组织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能打下七河流域最好,打不下来,这些人死伤惨重,也算是去了凉州一患。

    这年头当皇帝不能太单纯。

    这一代的豪酋跟自己关系不错,但下一代两代呢?

    他们在凉州繁衍生息个几十年,实力壮大,中原一旦动荡,他们还会这么老实吗?

    诸葛武侯对孟获七擒七纵,星陨五丈原后,南疆照样连年叛乱。

    “龟兹地小,暂时无力供养诸部,不如等明年春暖之后,反攻天山以北,葱岭以西,朕将以此土封赏诸位如何?”李跃和蔼可亲的望着众豪酋,仿佛望着自家土地里茁壮成长的韭菜。

    用他们的刀子和性命,为大梁开拓土地,简直无本万利。

    不过这些人能混到一族之豪酋,肯定不是胸大无脑之辈,一个个大眼瞪小眼,没人说话。

    这年头韭菜也不是那么好割的,一个个猴精猴精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怎么,信不过朕?没有你们,大梁将士亦可攻下这些土地!”李跃以退为进。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