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276节
    而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射,在步射面前更是相形见拙。

    蹶张弩、劲弩、大弓的威力、命中率要远远大于骑弓,步军一旦列阵,轻骑也就只能绕着走。

    但他们能绕过黑云军步卒,绕不过黑云骁骑和斥候。

    原本是南下劫掠,没成想自己成了劫掠的目标,不仅带来的马匹被抢走,人也成了梁国的奴隶。

    一队队的奴隶和战马被送往邺城。

    才半个月的功夫,就俘虏三千多鲜卑丁壮,七千多匹健马。

    黑云军占据上风,自然不会一味防守。

    在尚武堂时,李跃就孜孜不倦的为军官们灌输主动进攻意识。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有旺盛进攻欲的军队一向不会太差。

    近三万黑云军分散成七八十个小队,杀入中山、襄国、渔阳等郡,劫掠鲜卑人的牲畜和粮食,焚烧他们的村落,掳掠他们的人口。

    幽州鸡犬不宁,烽烟遍地。

    慕容儁派出燕军驱赶,却不是精锐,燕军精锐一半跟着慕容垂横扫敕勒、威慑高句丽去了,一半防守襄国、中山、束州、蓟城等战略要地去了。

    河北大地一马平川,冀州尚有诸多河流川谷,幽州就真的是一马平川。

    燕军大队来,黑云军一哄而散,燕军若是分散,则黑云军一拥而上。

    束州一战,黑云军已经建立了心理优势。

    往往六七百黑云军就敢主动进攻千余燕军步骑,而且还能杀的他们人仰马翻。

    黑云军别的不敢说,人人都是刀头舔血之辈,在军功爵制度的刺激下,更是舍生忘死。

    这么一弄,反而燕国有些受不住。

    调大将慕舆根、悦绾率主力围剿,才稳住了幽州形势。

    慕容垂率精锐从辽东回返,才将黑云军压了下去。

    战火发生在幽州,自然是燕国吃的亏多一些。

    黑云军也有两千多人的伤亡,不过这种代价不可避免。

    慕容垂返回蓟城,慕容儁征发十余万青壮,在幽州修建坞堡和关隘,以抵挡黑云军北上。

    李跃见好就收,召回所有士卒,轮流休沐一个月,陪陪家人孩子。

    兵部早已将士卒们终身大事视为头等大事,牵线搭桥,寻良家女子为妻,实在找不到良家女子的,就给他们分一到两个女奴凑合着过。

    反正生了子嗣,至少是个庶民身份。

    休沐完之后,兵部则会预排今年的冬狩。

    狩猎同样也是练兵的一项,石虎创立的禽兽王朝,至今还影响深远,遍地野兽,繁衍速度比人快多了。

    一个春天加一个夏天,野猪野狼成群结队。

    梁国一百万户人口,又从豪强手中释放出二三十万户,但对于偌大的中原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人少了,野兽就会泛滥成灾。

    “臣以为既然收复青州、渤海,当重开晒盐之业。”回邺述职的崔瑾提议道。

    《管子·轻重甲》有言: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

    齐地滨邻渤海、东海,春秋战国时便是产盐重地,而齐国一向以富庶闻名天下,离不开煮盐业。

    “善!”李跃点头同意。

    河东盐池被几股势力盯着。

    如今的河东堪称三足鼎立,氐秦平定了关中之后,以邓羌、苻坚镇蒲坂,屯兵三万。

    北面并州的张平在偷袭上党得手之后,尽得北国之地利,连续攻占安邑、襄陵、杨县、平阳等城,胃口空前的大。

    南面的姚襄自然也不甘示弱,向西攻陷弘农、宜阳、新安、黾池、陕县等城池,跨过黄河,拿下河北、大阳等河东以南城池。

    这种局面,曹堪再去别人眼皮子底下走私,就有些不尊重人了。

    “齐地多海货,臣恳请打造船队,捕捞渔获,能收数倍之利。”崔瑾带兵打仗稀松平常,但治理能力却上佳。

    镇齐地以来,颇有政绩。

    此前拦截慕容恪,也是他在后调度,将一车车的粮草、一队队的士卒送上前线,虽然最终没有拦住慕容恪,却大大迟缓了他北上支援的速度,才有了李跃的束州大胜。

    当然,慕容恪的段位太高,能击败石虎、麻秋,生擒冉闵,天下间能做到这种地步,也没几个人了。

    崔瑾败在他手上不冤。

    “那就成立一个船舶司,督造渔船、战船,训练水军,平时捕鱼,将来反攻燕国,或有奇效!”李跃举一反三。

    崔瑾眼神一亮,“殿下远见,臣不如也!”

    这个马屁太明显了。

    汉武帝灭卫满朝鲜,也是水陆并进,最终将卫满辖地分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建武六年(340年),石虎发司、冀、青、徐、幽、并、雍七州之军,五丁抽三,四丁抽二,凑出五十万大军,水陆并进攻打燕国,备舟船一万艘,船夫十七万人,却遭遇风浪,死伤三分之一,石虎遂罢此念。

    以现在的国力这么玩,肯定难以为继,不过可以提前准备。

    到时候弄出一支万人左右的精锐,杀入燕国后方。

    第三百六十章 武举

    彭城,一张武举的公文贴在府衙之前。

    “永嘉以来,晋室颓弱,华夏沦丧,胡虏竞骋于前,耀武扬威,视中国如无物,欺华夏之无人,大丈夫生天地之间,岂容胡虏猖獗至厮焉?凡国中烈血忠勇之士,无论贵贱,不拘出身,皆可应试,谋略、武艺,各凭其能,有异材者,可为上将军也!”

    一名三十多岁的落魄书生摇头晃脑的念着。

    引来百余人的围观。

    “可惜了,我王峰之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到如今手无缚鸡之力,不得投笔从戎。”书生一声接一声叹息。

    旁边的李屠夫不乐意了,“你这穷酸,去年去郡里考试,排在倒数第一,还有脸再次聒噪?”

    “哈哈哈……”

    周围一阵谐谑之声,对王峰之指指点点。

    王峰之连忙以手遮脸,羞惭而退。

    不过人群之中,有一十四五岁的少年却两眼放光,“兄长勇武盖世,何不前去应试?”

    旁边一紫脸青年却喟然一叹,“我父我祖,世代效忠朝廷,如今……为了区区前程,背叛朝廷,非我所愿也。”

    “朝廷?朝廷这么多年管过我等死活么?若不是梁王的粥棚,我等早就饿死街头,还谈什么朝廷?”少年一脸怨气。

    “江东毕竟是父母之邦。”紫脸青年还是摇头。

    “呸,刘牢之、刘轨,你这两个小子,不知吃了贾太守多少粮,原来是头喂不熟的白眼狼!若不是司马家,我等会岂会过的如此之惨?”李屠夫凶神恶煞的骂道。

    紫脸青年刘牢之,将门世家,西晋雁门太守刘羲之孙,征虏将军刘建之子,年仅十七,以勇名为乡人称颂。

    李屠夫瞪着一对牛眼,“你念着江东,江东会念着你么?多少南下的英雄豪杰都死无葬身之地,你刘牢之难道比他们还厉害?”

    刘牢之全身一震,他久有投江东之意,却一直没有机会,其实心中也明白,江东朝廷不会重用他这样的人。

    江东看重的是谢尚、荀羡这样出身名门之人。

    单纯的武人去江东,即便立下大功,也看不到任何希望。

    “错过这次武举,你小子这辈子说不得就被埋没了。”李屠夫眼中闪过一丝沧桑。

    “兄长……若是不愿去,小弟一人前去,你我兄弟就此分别。”刘轨冲刘牢之拱手一礼,然后大步离去。

    刘牢之愣在原地,犹豫了半晌,终归还是追上刘轨。

    李屠夫哈哈一笑,在后挥手道:“若不闯出个名堂,就别回来了!”

    周围的乡邻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邺城。

    今年的春闱比较仓促,慕容氏倾国之军南下,梁国形势并不乐观,观望之人颇多,所以前来参举之人并不多。

    而如今尘埃落定,燕国被击退,梁国雄踞中原之势已成。

    来应试者多了起来。

    邺城仿佛一夕之间就重现昔日曹魏时的繁华,街上行人摩肩擦踵,各色店铺鳞次栉比。

    文举李跃全权交给刘群、崔瑾、辛粲三人,李跃的原则,凡事都要建起一套制度,不能什么事都由君主来决定。

    一个人的精力就这么多,而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可以了。

    这时代的天花板就是王猛,其他人再强也不可能超过他。

    李跃遂退居幕后,将心思花在武举上。

    这么大的中原,五六百万的人口基数,不可能没有人才。

    苻氏和慕容氏才多大,居然冒出三四个万人敌。

    武举范围不局限于国中,黑云军、镇军、乃至敌国都可以参加,甚至参加了文举的人,一样可以参加武举。

    项目则暂定为骑战、步战、负重、兵法四项。

    凡参加武举之人,一概由官府安排住宿,来回的盘缠,也一应报销。

    原以为会人山人海,却不料武举当日,也就区区三百多人,看热闹的却有四五千人……

    而这三百多人中一半来自尚武堂,另一半则来自青州、徐州。

    “豫扬二州或投江东或投荆襄,兖州有才干者早已投入我军之中,冀州战乱多年,人口凋零,唯有青徐二州还有些人物。”崔宏解释道。

    李跃点点头,敢来的,都是有一定自信之人。

    骑战很简单,就是考验马术、骑射、长槊三项,一个冲锋就能看出来。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