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121节
    一年,人家朱茂也在不停地扩充军队好么?怎么用两万兵力跟人家十万的打啊?

    再说了,就算是六万也不一定能打得赢啊!

    现在的城池可不是现代那些影视剧中那样儿的啊!打下来很难的好么!

    朱茂是抓住天时地利,趁着南方大乱才一连攻克这么多城池。当初北方两个藩镇联合都只能勉强在冬日结束后夺回那么两座城池,可见困难!

    现在他们中央派军过去南方夺城池,就算名正言顺,老天也不一定站在他们这边啊!

    第132章

    可惜笙歌的话已经说出了口, 周帝一听他这么有自信,倒有几分钦佩。

    “如此甚好,只是粮食给不了多少,朕给你两万兵, 一年给你拨三万兵的粮食跟财物。其余你要召兵的事宜都归你自己管, 朕不会再多给。”

    笙歌闻言,沉着脸说道:“这很困难。”

    周帝闻言笑道:“很困难, 说明并不是不行。你既然要自证清白, 朕给你一个机会, 这是你自己求来的。如若失败, 就拿你项上的脑袋来谢罪吧。”

    说完之后, 周帝又给了云舒一个台阶下。

    “先生的命岂止两万兵马?先生还是好好为国效忠吧。”这话一出已经明了, 说明秦韶瑜对云舒还是十分信任的。

    可虽然秦韶瑜嘴上是这么说,也不过是稳住云舒罢了。

    其实在场谁都知道, 周帝是一定会在私下去细察云舒他们顾家跟仇二爷的关系的。

    只有调查透了, 周帝才会真的对顾家放下戒心。

    至于笙歌,他跟仇二爷的来往确实密切,虽然没有正式的师徒关系,却也是师从仇二爷。

    前朝余孽的弟子, 周帝应该如何看待呢?即便有才能,这才能也是跟仇二爷学出来的,重用的话始终是膈应。

    给他一年的时间,活着就留他一命, 让他继续报效朝廷。死了也就是惋惜一句。

    周帝是皇帝,虽然朝廷的威严一步一步减弱, 可他是不缺为他上刀山下火海的人的。一个笙歌, 两万士兵, 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个数字。

    秦韶瑜虽然是个不大有能耐的皇帝,但是帝王之术他还是有传承那么些的。

    至少这次的事件处理,他做得很好,甚至连云舒都找不出什么错处来。

    这日云舒回家后,第一件着手的事情,就是让自己手下几个门客,下去查一下,看看究竟是谁参了他这么一本。

    尤其是细察那些跟他一起从一个省份出来的人。

    毕竟直到仇二爷的人其实也并不多,朝堂上跟他有混迹的那些人首先要暗察一下。

    云舒平日里对那些来往的人,其实都抱有一种比较信任的想法的。

    然而现在出了这么一件事儿,又不得不从内部察起。从今日起,他也不得不将自己包裹起来,多些防范了。

    笙歌很快就要去讨伐逆贼,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他能够有的兵,是要从南方调的。

    好在周帝没有过多为难他,给他分的兵是南方并不算差的,自然也不是极强的兵力就是了。

    云舒接受的速度很快,事情已经定下,他只能尽全力帮助跟相信笙歌能够实现自救。

    云安可能知道自己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他平时本来就是跟在哥哥身后很少说话,只是最近几日都变得愁眉不展。

    毕竟跟笙歌相处的时间长,大家都是同甘共苦过来的。

    尤其林氏,早将笙歌当作了半个儿子。她两个儿子从文,一个儿子从武,在她看来,都是她养出来的好儿子。

    如今笙歌连个妻子都没有,就即将要去打一场几乎是要去送死的仗,林氏自然是难过的,因此在家哭了一晚,然后第二天就张罗着要给笙歌快速娶个老婆,免得他将来断了香火。

    笙歌自己倒是觉得没有什么,他只怕顾家断了香火,不怕自己断了香火,因为始终他都是姓顾的。

    笙歌临走前,云舒他们几个玩得好的,单独给笙歌弄了一个饯别的局。

    只有云舒、云安、顾腾霄、方衍,以及云舒家里养着的几个门客一起吃酒。

    因为是要送别,又是送别,所以大家在聊天的时候兴致都不怎么高。

    云舒跟笙歌分析了一下,聊的是接下来的战术。

    朱茂的性格他们还是知道的,打小认识的人,他们都互相有所理解。

    云舒的提议是让笙歌跟士兵有一段熟悉的过程之后,派精兵直接去攻打战略要地,将要地收复之后,就是只守不攻。

    按照朱茂那样子想要什么就誓不罢休的性格,必定会想要将要地马上拿回,开始肯定是猛攻。

    云舒希望就此让朱茂的军队士气消耗,然后一路打下去应该会容易很多。

    笙歌也是很赞成云舒的打法,他也带过队,有了战术,怎么打仗他还是会的。

    只是一点,就是不能保证输赢。

    大家都很清楚这一点,笙歌此去,只有那么两万的兵马,粮草倒是充足,只是以多胜少,除非用兵出奇招,否则很难胜利。

    这一次送别,说不定一生一世也无法相见了,所以聊到尾声的时候,一个个儿的情绪都不大对。

    云安喝了几口酒,见在场的都是交心朋友,叹了一口气,说道:“早些时候觉得当官能够光宗耀祖,能完成父亲的遗愿。中了个进士,高兴了好几年。现在想想,当官有什么意思?连周围亲密的人都无法相信了,亲朋好友,不但没有聚在一起,反而越走越远了。”

    云舒闻言,心中有些同感,沉默着没有说话。

    还是方衍替他劝了云安:“这话当着我们的面儿说这一回就够了,如今你们家艰难,皇上的心可不向着你们了。这回要不是不敢动你哥哥,只怕你一家都落难。你今后说话可要注意着些。”

    散席时,大家都跟笙歌说了许多话。

    笙歌也明白他们的心思,都安安静静地听了。

    今晚难得笙歌不回家,要到云舒他们家过夜。云舒他们全家自然没有一个反对的。

    林氏这两日一直替着笙歌张罗婚事,后来找了一位老秀才的女儿。那女子的容貌只能算是清秀,年纪也二十来岁了。

    秀才家里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商户,二女儿原本要留在家里等赘婿,可是如今家里没了钱,秀才的老母亲生了病。

    林氏看着那女子读书识字,性格虽然要强了些,但也是知书达理的。念着他们一家子没有个年轻一辈儿的男人,对于女子的强势也都能够来理解。

    林氏出的彩礼多,足有一百两银子。秀才家姑娘嫁过来就是小将领家的姑奶奶,只是要随军,而且丈夫即刻要起身去打仗。????

    不过这也有一点好,不用在公婆面前立规矩尽孝。笙歌是出来单独住的,就是回京都也不过是有空时来给林氏请个安也就罢了,嫁进来就是妥妥的当家女主人。

    秀才家姑娘原本就爽快,从小读书也崇拜英雄,又听说笙歌读书识礼,找个借口来男女互相看了一眼,姑娘见笙歌长得也英俊,在京都有自己的宅院,更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们顾家又肯出高彩礼,也就点了头。

    笙歌是对婚姻没什么意见的,见人家姑娘肯,他自然也就点了头。自此,男女双方家长也都算满意。

    婚期正好,定下之后没两日就成了婚,这还耽误了笙歌一日去赴任的时间。

    二人成亲之后,也算小小委屈一下人家姑娘,第二天就要虽夫君去打仗。

    林氏可不管别的那么多,送别那日,盯着笙歌媳妇儿的肚子看了老半天,嘱咐夫妻二人要早点儿让她抱孙子。

    云舒他们将林氏的行为看在眼里,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这样也挺好,至少通过林氏这么一通闹腾,让离别的气愤变得没有那么重了。

    这日仍旧是洒泪送别了笙歌他们,从此后,顾家更冷清了。

    第133章

    这日之后, 笙歌果然南下用兵,到任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练兵、熟悉手下。

    对于笙歌的行为,云舒是觉得很正确。然而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确实让人着急。

    他跟周帝的约定是没有几个人知道的, 毕竟这也算是机密, 若是朱茂那边儿的人得到了消息,以为拖着笙歌一年就可以轻松的话, 压力就反到了笙歌这边儿了。

    两个月之后, 笙歌果然马上带兵到了朱茂占领的重要地段, 首先选择的是屠城比较严重的一座城池攻打。

    因为这样一来至少能够保证, 百姓不会加入朱茂这一阵营。

    因为对自己的兵力有所了解, 城池镇守兵力也确实不是朱茂的军队主力, 所以赢的很快速。

    笙歌花了三个月时间不到,连下两城。消息传到京都, 整个周国的百姓都感到十分解气。

    谁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国家乱的, 况且朱茂是乱臣贼子。当初是吃着国家的粮食长大的,而且因为打仗本领高强,还被周帝封赏了。

    结果反过来要做逆贼,趁着国家艰难, 反而要打周帝,想要自立为王。

    至于百姓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那大概是新帝上位之后,周国没有多少好消息过吧。

    如今笙歌这么快就收复了城池, 周国百姓得到消息,内心身为这个国家子民的自信心得到了抬高。

    淳朴的百姓们相信邪不压正, 而他们自己, 就站在正义的一方, 自然更有讨论的热情了。

    笙歌打了胜仗,一切都是照着他们的计划在进行着,至少目前云舒可以稍微放心一段时间。

    最近他在想着如何跟秦韶瑜开口让顾云璟回来的事情。

    原本云璟是早该要回来了的,周帝在世的时候他本就该回来。然而后来不巧的是云舒的大堂伯伯去世了,云璟就报了丁忧,如今守孝时间也到头了。

    按说云舒跟秦韶瑜打一声招呼,碍着他辅佐三朝皇帝的面子,就算不给顾云璟官复原职或者升个官职什么的,至少将他调回京都还是容易的。

    只是最近顾家事儿多,云舒相信因为仇二爷的事儿,秦韶瑜绝对将他记在了小本本上。

    关键时候,云舒不但不好跟周帝提,也怕就算云璟来了京都,因为自己跟仇二爷的关系,到时候又将云璟拖累了。

    这样想着,倒觉得不如再等上一年,到时候如果笙歌能够平安回来,周帝暂且不对他们顾家抱有戒心,那再将顾云璟召回来,一切都算圆满了。

    只是又怕顾云璟抑郁,毕竟他就好像没有官运一般。自从被僖宗贬了之后,凡是遇到可以升迁回来的时候,老天就好像在跟他开玩笑一样。

    又是父亲去世,又是皇帝去世的。如今又轮到云舒倒霉,无法开口让他回来了。

    正好笙歌这次打了胜仗,云舒想着周帝怎么都能有点儿高兴。要不然就去试试看,求周帝将云璟调回来。

    心里打着算盘,云舒从礼部回到家里,换下官服的时候月儿就对云舒说道:“今日柳姑娘来了,带了她自己亲手做的桃花酥。姑娘说好吃,叫留给二爷一份了。二爷要尝尝么?”

    云舒的官服厚,脱下之后整个人畅快了许多。

    “你一会儿拿来吧。”好歹是人家的心意,不吃不大好。

    月儿见他衣服领子上都沾了汗,去找了一把扇子打开给他在一旁扇了两下,然后又把扇子递给云舒,让他自己扇风了。

    云舒接过扇子,到一旁椅子前面坐下,一边说道:“这么大暑天的,淼儿这会儿子约人家来也不怕她中暑了?前段时间被拐子吓着了,听说一到李家,柳家姑娘就病了一场,这是才好没多久就来了吧?”

    圆儿在一旁给云舒整理官服,听到他关心这个,笑着说道:“二爷平时对别人的事儿总是漠不关心的,这会儿子倒操心起这个了。我们是不知道这些了,想知道这么大热天的她还叫人过来,你还是自己去问问四姑娘吧。”

    云舒听出她话里笑话自己的意思,便说道:“小丫头片子,这会儿倒连我也敢调侃了。我不过说一句,你倒有十句、一百句回我。”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