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115节
    云舒现在的心情虽然有些不好,不过却没有什么失望的感觉,目前周帝不说站在他这边儿,至少他们的想法还是一致的。

    大臣上奏归上奏,劝归劝,只要周帝坚守底线,那么和亲就不会存在于大周国的历史。

    周帝也没有一次性拒绝跟同意,只说愿意考虑,这件公主和亲的事情就暂时先告了一个段落。

    一朝天子一朝臣,云舒是先帝惯用的人,他的主张虽然先帝很爱听,然而现在的周帝却并不喜欢他。

    那些重要臣子该在的会议他虽然都能在,但是秘密会议他始终很少参加。

    在这次会议之后也是一样,周帝最后留下了几个自己觉得心腹的人说话。

    云舒在先帝心中的位置太重,以至于影响了秦韶瑜。自从北方战败灰溜溜撤回黄河南面之后,周帝对云舒的信任心加重了。

    这对云舒跟整个国家来说或许都是好事儿,可对那些急切想要上来的臣子们却并不是如此。

    二品官的位置只有这么多,被人多占一个就少一个。

    顾云舒也算是升官的传奇人物,三十岁不到,位列二品官,而且还是皇帝少师。

    许多人想要成为他,然而却发现这实在太难了。首先一点,皇帝的心在谁那儿是很重要的。

    如果现任周帝仍旧重用顾云舒,那么年轻一辈儿里没有比他顾云舒更出众的。

    最终许多人发现,想要站在顾云舒那样的位置,首先就是要干掉顾云舒在周帝眼里的位置,所以开始有意无意地开始同云舒争了起来。

    自然有些人也是不屑的,认为有实力就一定能够被周帝看到,然而大部分人还是没有那么清高的。

    第126章

    即便周帝很不想让公主和亲, 然而在那些反对顾云舒见解的臣子的极力建议下,周帝的内心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动摇。

    秦韶瑜虽然有强健的体魄,可他却没有先帝那般坚毅的灵魂。

    “既然如此,可又该找谁去呢?”周帝从一开始反对和亲, 变成了变相的逃避和亲。

    然而对于在场众人来说, 和亲的只要不是他们家的亲戚姐妹,那么谁都可以。

    这件事情于是就被简单地定了下来, 周帝对此十分无奈, 总有种大权被瓜分的感觉。

    可这些给他出主意的人, 都是他在还是皇孙的时候就常年相识的, 他们对他忠心, 算是心腹的人物, 也不能不用他们。

    因为这会儿他们的利益已经变成了集体的利益,一旦伤了一个人的心, 对他们整个群体都会有所影响。

    当初先帝还在的时候, 人心是齐的,不管受不受重用,只要在皇孙这边,那么他们都被归类为先帝这一派别的人。

    可是先帝一死, 那些官位略低的人,等周帝一登基,就是周帝的心腹,自然野心也就显露出来了。

    若是周帝能够有自己的想法, 有耐心好好平衡好臣子之间的关系,那么结果可能会好许多。

    偏偏新帝年轻上位, 想要立功的想法急切, 能力又不足, 可见朝堂还会再继续动荡下去。

    周帝对各大朝臣绥靖的结果,就会导致云舒这类有才能占着重要位置的人时时受到委屈。

    而那些早就依附于周帝的那些人,也会因为感到不满足而做出更加偏激的事情。

    譬如这次会议结束后,众人纷纷立场,只有蔡博文殿后离开。

    就在要离开之时,他却忽然转身,对周帝说道:“说起和亲之人,臣心里倒是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人选。”

    周帝对和亲本是无意,见蔡博文又提起来,其实已经有些头疼。然而却还是不得不应付道:“哦?”

    “皇上,既然和亲要选个公主,而不是真公主,那么必定也要选个美人送过去,方显诚意不是吗?”

    周帝点着头道:“确实如此。”

    金鳞龙椅之上,皇帝已经没有了传说般的威严。然而台阶下的臣子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蔡博文至始至终都想要成为顾云舒,甚至超越顾云舒的存在。他亦想要创造出一段,同先帝跟顾云舒那般明君贤臣的佳话。

    “那么,爱卿有什么说法么?”周帝问道。

    蔡博文躬身回答:“回皇上,臣倒是见过一位角色女子。其身份虽不大好,却拥有极好的容颜身段,至今二十多岁年纪,尚未出嫁。”

    “哦?”周帝挑眉。他这会儿的想法大概是,反正都要送人出去的话,那么随便选一个也就罢了,谁都可以,总之他已经不想要再讨论和亲的话题了。

    就像顾云舒所说的,他要去做一个懦夫。虽然不想送自己的子民去和亲,可大臣极力建议,他又无法拒绝。那么就只好做个缩头乌龟了。

    正因知道自己的懦弱,周帝才想要逃避。此时他的脑海里只有“快点儿结束吧”,这么几个大字。

    “臣早些时候在顾大人家里见到过一个姑娘,不过是一个下人,其容颜倾城,身段优雅,然而顾大人却似乎对其无意。当时就觉得可惜,现在看来,她的福分似乎在别处。”

    “下人?”秦韶瑜对蔡博文的说法有些怀疑。一个下人能长得倾城?而且说起来,找个官宦后代也就罢了,让一个下人去和亲,好像也说不太过去。

    “虽说是下人,然而却是一直养在他们家老太太身边的,出门了就是说是这家人的嫡出小姐也不会叫人怀疑。至于长相,皇上只需派人打听打听便可,这样的女子,在京都姑娘、太太的圈子里也小有名气。况且是给羌国和亲,他们既然要公主,拿给他们一个公主身份的下人和亲变够了,难道他们还真的配咱们国家名门闺阁里养出来的姑娘么?”

    最后一句话,倒是像遮丑一样,说到了周帝的内心去。

    “可这毕竟是......”周帝有些为难地看着蔡博文。

    他曾经还是皇孙的时候,就听蔡博文夸过云舒,然而那会儿云舒跟蔡博文也不是经常往来,所以周帝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更不知道原来他们玩得很好,之后关系变差了。

    不过秦韶瑜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动了顾云舒的人,到时候顾大人要找他算账。

    想起之前被打的那几十下手掌,秦韶瑜现在还感觉自己的手隐隐发疼。

    蔡博文对秦韶瑜被打的事情并不知情,只是继续说道:“是顾家的人又如何?不过区区一个婢女,难道顾大人还要因此跟皇上生分了吗?按理,就是他家的姑娘去和亲,也没有什么怨言的。他正有个二十多岁还没有嫁人的妹妹,又不是让他的妹妹去和亲。若是臣的女儿岁数能够又没定亲,那臣也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去和亲。”

    “可......”秦韶瑜还想再说些什么。

    毕竟顾云舒是极力主张不和亲的,要是真的挑选,也该从那些主张和亲的人家里选择才是,虽然只是一个婢女一个奴才,也并不算很过分就是了。

    蔡博文再接再厉:“陛下!趁此,也可以测一测顾大人的忠心不是么?”

    秦韶瑜闻言,这才有些听了进去。

    顾云舒多次跟他唱反调,这事儿确实是真的。

    其实秦韶瑜还不能分辨,云舒究竟实在跟他唱反调,还是真的忠心为国。

    就之前北1伐的事情,明明顾云舒那里有多线作战的办法,可是他却就是不说。

    秦韶瑜很难理解,为什么顾云舒不告诉自己。君臣之间因此有了间隙。

    所以蔡博文一说到可以测试顾云舒,秦韶瑜就动摇了。

    秦韶瑜的想法很简单,甚至有点儿小白。

    他想着正好看看,顾云舒愿不愿意为他的一道圣旨而选择妥协。只要顾云舒同意了,那么说明他还是认他这个皇帝的。

    即便和亲他做得不那么对,只要将来战乱平息,将周边国家协调好,和亲也不算是一件特大的丑闻不是么?

    况且这会儿国家内乱不止,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协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理由也十分恰当!

    第127章

    周帝一时觉得可行, 于是当即跟蔡博文商议让云舒家的婢女,幼鱼去和亲的事宜。

    至于幼鱼的身份,自然也无法用下人来形容了。于是强行在圣旨上给幼鱼定了一个顾家女儿的身份。

    自然一开始无法马上宣纸,周帝当即联系了自己的母亲, 让他派了一位王妃先去劝说。

    当天王妃过来, 林氏也很纳闷儿。她怎么就拽着幼鱼一通夸,明明幼鱼还不算她的干女儿, 王妃明明被提醒了, 还是一个劲儿地拽着幼鱼夸, 说她的女儿多好多好。

    之后王妃表明了来意, 林氏这才恍然。

    她生怕幼鱼不去和亲, 皇上就会让自己的亲女儿去和亲, 因此也只能先默认了让幼鱼去和亲的事情,并且也接受了她已经是自己干女儿的事实。

    既然是皇帝的旨意, 那么一个婢女她是不是奴籍, 这还重要么?

    当天云舒去上朝,到了晚间回来才从林氏那里知道了这一消息。

    王妃前来,林氏只能迎接。事情在林氏那里马上就成了定局,云舒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当晚想要入宫, 却苦于宫门落锁,没有办法进去。

    云舒对此已经十分怀疑。好端端的,周帝怎么会知道他家有一个幼鱼长得十分美艳呢?

    第一时间他马上就怀疑上了蔡博文,然而没有证据。

    好在王妃是来了, 可圣旨还没有下来。云舒准备明日一早就去同皇帝说情。

    不管是自己家的姑娘,还是别人家的姑娘, 总之和亲这一点他就是要极力反对的。

    林氏见云舒执意, 内心充满担忧。

    毕竟这是皇帝, 又不是一个只比他官职高些的臣子。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云舒这么掉人家周帝的面子,会不会不太好?

    担忧是许多,然而林氏自觉女人不该管朝堂的事情,因此只是问了云舒一句:“皇上定下来的事情,现在要让皇上反悔只怕很难。你说话要小心,要是实在不成也就算了。”

    虽然疼爱幼鱼,然而这毕竟是半路养在身边的。自然同自己的女儿、儿子们不同。

    林氏再疼幼鱼,也舍不得让儿子为了她而去冒杀头的危险。

    云舒看出了母亲的担忧,只是宽慰道:“母亲放心,定然是有人同皇上说了什么,才让他有这个想法的。之前几日我们谈论过和亲的事宜,皇上本来就是反对公主和亲的。如今圣旨还未下,就不算定下的事情,皇上临时反悔也可以。”

    林氏点点头,蹙着的眉头仍然不松:“舒哥儿,你要当心。虽然你现在是大官了,但是却不可以不谨慎。如今换代了,现在的皇帝不是当初的皇帝了。你太得罪他不会有好处的。

    我的儿子已经够光宗耀祖的了,我宁愿你这辈子就是个二品官,再也不升职了,也不想看到你在朝堂上冒险。有的事情你不要偏执,咱们过好咱们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你听我的话啊。”

    林氏同云舒的想法完全不同,她想要这个家完整,哪怕儿子中庸一点,没有个性没有表达也可以。

    而云舒始终觉得,既然当了官,总要做点什么。

    然而林氏心里的想法,他也不是不明白。

    “我省得的,母亲。”云舒柔声说道。

    随后在家吃过了饭,云舒问起了幼鱼的情况。

    林氏只是说道:“她今日有些不舒服,你要去瞧瞧她也好,只是说几句话就回去吧,别打扰她休息。”

    云舒应了,于是朝着幼鱼房里来。

    她没有自己的房间,住的是林氏屋里隔出来的小房间,只容得下一张床,面积不是很大,也没多少摆设,但好歹有私人的空间。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