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102节
    二皇子权重,既然已经立了君主,就不好在再将他放在京都。

    另外一点,就是皇帝或许要担心,一旦太子掌权,或许会对二皇子下狠手。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自然知道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为了权力别说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情况在历史长河中都不少见。

    新皇登基之后,首先将云舒他们几个比较重要的人提了官职,云舒被提了三品的礼部侍郎,弟弟也被提了五品官。

    另外之前几个跟着二皇子殿下舞的比较厉害的,也并没有杀死,只是将他们踢出了政治中心,让他们一边儿去了。

    没有处死其实已经算是比较仁慈了,因此在新帝上位之后,并没有遭受到强烈的反击。

    为了收拢人心,秦承业甚至将几个品行较为端正,却曾经是跟他对着干的那些官员升了官。这就不费吹灰之力拉拢了人心,手段十分高明。

    周帝人还活着,然而却已经退位,这本来是云舒他们比较不敢相信的。然而他现在已经是三品官员了,职位不算低。

    因此出入皇宫的机会变多,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周帝,远远地望到了他形容枯槁的样子,就不再有任何疑问了。

    这副鬼样子,想必爱面子的周帝是不大希望叫人看见的。

    况且都病成那样了,也根本无法理政。

    第111章

    夏季夜晚, 京都皇宫内。

    周国太上皇躺在床上,瘦骨嶙峋,苟延残喘,六十多岁的年纪, 却像是九十来岁的老人了一般, 皮肤呈现出乌黑的斑点,再也不见之前那样安康壮硕的模样。

    常伺候在太上皇身边的蛮奴, 端着些许饭菜从殿外走了进来。

    自然, 皇帝的一餐是不可能只有这么几碟食物的。只是现在的太上皇已经吃不下太多东西, 他的肠胃无法负荷。

    而且胃口不大好, 多是药膳加一些可以增加食欲的腌制食物。

    蛮奴到了床边, 对着帘子里的太上皇说道:“太上皇, 该用晚膳了。”

    然而太上皇已经没有办法回应,只是将一双浑浊如死鱼眼睛的双眼, 朝帘子看去。

    入帘, 先是蛮奴骨节分明的白皙手指,挑动着帘子,也挑动了太上皇的心。

    蛮奴凑近太上皇,将他的头用枕头垫起。

    然后坐下, 一口一口喂着太上皇吃饭。

    太上皇就这样,一口一口地吃着,眼睛一直盯着蛮奴的脸。他已经禁欲许久,因为身体原因, 也不可能再召唤人到身前伺候。

    然而他对别人也提不起什么兴趣,唯有蛮奴, 这个在他身边跟了三五年的太监, 总是能让他想入非非。

    然而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 一个苍老的男人,是配不上这样如皎月的人的,即便他是个阉人、是个奴隶。

    正因为年岁的差距,太上皇的心里就有了些极端的想法。

    他用力地伸手,抚摸上蛮奴滑嫩的手臂。

    蛮奴的喂饭的动作一顿,随即将太上皇的手从自己身上拿开,继续喂饭。

    伺候太上皇吃过饭后,蛮奴又拿出了方士给的药丸,端了差点来侍奉周帝服下。

    吃下一丸丹药后,心理作用驱使下,周帝觉得自己瞬间健康了不少。

    过不了一会儿,他便张口对蛮奴问道:“若我死了,你愿不愿意陪葬?”

    他的眼睛暴露了他的贪婪,丑陋的表情加上他此时丑陋的模样,十分的不堪入目。

    蛮奴闻言,睫毛颤了颤:“太上皇累了,休息吧。蛮奴伺候您睡觉。”

    说着,蛮奴就要抽掉垫着他脖子的枕头。

    太上皇用力握住蛮奴的手,然而在他看来的用力,对于蛮奴来说,只能算是轻轻的。

    太上皇颤抖着手,问他:“你......你不愿意?”

    蛮奴没有说话,根本就没有回答太上皇的问题。

    “你如今嫌弃我老了,丑了?”

    蛮奴闻言,心中冷笑。

    老了?丑了?他从一开始,根本也没有资格选。

    他其实一点都不怕死,他不怕太上皇死后赐他一条白绫,然而他是真的很不想跟这个男人共葬一个坟墓。

    “我告诉你,我死了,你就不要想着别人了,没有人会要你,我不允许!咳咳!”太上皇喘着大气说道:“我不允许任何人!咳咳......碰你!”

    这会儿太上皇说话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了,他似乎想象到了有人抢走蛮奴的画面,因此面上青筋暴起,整个人都在颤抖,甚至还有白色的唾沫从嘴边流下。

    蛮奴只是轻蔑地看着躺在床上无法自理的太上皇,然后轻轻地将帘子盖上......

    秋初,南方粮食欠收,百姓发起叛乱,然而因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才攻陷两座城池之后,就很快被平定下来。

    □□发生之时,新帝的眉头就没有松下来过。

    也正在□□的消息传来的第三天,太上皇驾崩。国丧开始,新帝考虑到国库的情况,节俭开支并没有大办丧礼,只是走了一下程序。

    国内之前大乱过一场,导致整个周国流失了大量人才,原本今年新帝上任要开恩科。

    然而因为太上皇去世,所以新帝愿意自服丧一年,来年科举照常举行。

    另外不止南方,各地重新派遣将领练兵,招募士兵就表示国内需要的支出就更多了。

    好在西北在今夏的时候已经平定,为了保险起见,新帝只是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回来,将自己的堂弟秦越封为了晋王,暂时驻守西北。

    云舒这会儿虽然算不上一人之下,但是权力比早前的时候多了更多,而且周帝颇为信任,所以总有许多人肯奉承。

    可是俗话又说,能者多劳,工资高了,工作也就越忙了。

    新帝不是去世了的太上皇,他励精图治,很是反感朝堂中的奢靡风气,因此以前那些对于政治应付了事的人,是入不了周帝的眼的,曾经很擅长琴棋书画的男子,新帝更是看了都觉得讨厌,觉得他们一派女人模样,直接将这些人给边缘化了。

    对于新帝来说,哪怕是曾经的政敌他也可以用人不疑,然而那些纨绔之类,他却是难以忍受的。

    或许是因为当初被逼难逃,就是因为先帝不曾好好处理政治,导致想要治理的时候却为时已晚,又或许是因为如今的太子殿下染就了不好的风气,身为父亲的新帝想要以身作则,因此才对那些奢靡之气过分厌恶。

    这日云舒被叫过去商量事情,就是关于国内容易出现□□的事件应该如何平定的问题。

    云舒提出来的建议依旧被秦承业所采纳,一是国内□□大多因为百姓穷苦吃不起饭所致,另外如果为了生计忙碌那正常来说是不会叛乱的,因为正经事儿还没有完成,怎么会有功夫做叛乱的事情呢?

    为什么大多时候是秋后起义,一是因为粮食收割完了有打仗的资本,另外一点,地方刺头太多,过了秋就闲下来了,容易干点儿叛逆的事情。

    毕竟古代不像现代,就业岗位众多,待业的人十分稀少,只有谈不拢的工资和不愿意去干的工作,否则工作还是很容易找到的。

    要找反抗朝廷政权的主要矛盾,那就是阶级压迫、就业单一,即便三百六十行,然而却有贵贱之分,大部分人仍旧是从事农业,并且朝内重文,文人之类,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从事什么商业的。

    云舒建议是首先平定民心,有什么地方穷苦,地方官员压迫着百姓又隐瞒不上报的,需要中央派可靠的人下去督察。

    另外一点,练兵是目前比较好的办法,招募士兵,把刺儿头抓进来训练打仗,给他们洗脑爱国心,这样一来,就能够缓解部分地区想要叛乱的人。

    自然,这不过是防止百姓叛乱的做法,还有地方官员眼红北方的,那么就仍旧是派人下去。

    给那些贪官污吏以惩罚,并且监督地方,使得他们不敢叛乱。即便有,那么及时发现的话也能够马上平定。

    这日商量完国事,云舒就回了家中。

    晚饭用完,在家休闲,因为明年二月又要到会试了,因此顾腾霄跟周幻海他们都在抓紧时间学习。

    周幻海到晚间的时候就回家去了,姐姐生的小男孩已经一岁多了,最近断奶在吃辅食,姐姐可以稍微放手让下人们来照顾小孩儿了,夫妻二人的时间也就逐渐多了起来。

    自然云舒那宠妻的姐夫是不肯放过二人相处的机会的,因此云舒他们家一到饭点,便是林氏留饭他也不愿意在顾家久待,一溜烟儿就回去了。

    这边顾腾霄是住在顾家的,因此晚间会来云舒这边学习,有时候云安也会在,顾腾霄一有问题,两个进士出身的官员就能够给他轮流回答。

    云舒白天的工作比较累,一般是云安也回答不了的问题才会来找云舒,但是云安已经入朝,在翰林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又跟着难逃,经历了很多,看问题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他不会处理的问题其实已经很少了,云舒晚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休闲。

    ※

    夜里,皇宫内部,到了晚上二更天,新帝还在处理政事,忙到一月踏足后宫的日子不超过五天。

    “皇上,秋深了,皇后娘娘亲自下厨做的杏仁粥,滋润身体的,您尝尝么?”

    李承业听闻是妻子亲自做的食物,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说道:“端上来吧。”

    纪公公应了,于是杏仁粥端了上来。

    周帝吃了两口,暖暖的汤粥入肚,身体舒缓了不少。

    周帝轻轻咳嗽了一声,问道:“蛮奴那边的事情,都安排了吗?”

    纪公公就躬身在周帝旁边等着传唤伺候,见周帝问,立马就回话了:“回皇上,他今儿下午就出了宫了,这会儿估计早出城了。”

    周帝点点头,就没有再说话了。

    纪公公有些不解地问道:“陛下,太上皇当初有言吩咐过您,说是先去之后要让蛮奴殉葬的。他不过是一个奴才,陛下何苦要放了他呢?”

    一小碗的杏仁粥,喝了几口就没了,周帝吃完之后,就拿帕子擦了嘴。

    “他到底帮了我许多,父皇下的决策,当初都是他第一时间传信给我的,这会儿我掌权了,无法厚待已经惭愧,再要了他的性命,那朕一届天子,岂不是要做不仁不义之徒?

    况且,父皇生前就是被美色耽误,美人无数。死后也该清心寡欲一些了,他一生求道宠信方士,却戒不掉□□,想必没有成仙,就是被美色所误,我做这些事儿,也不是不孝。”

    李承业虽然嘴上这么说,却能够让人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出来,他内心实在还是怨恨自己的父亲的。

    违背先皇的遗嘱,就是他这一辈子最后一次对父亲的反抗。

    第112章

    二皇子出了京都, 太上皇崩逝。

    太上皇的丧礼还没有办完,皇太后就莫名崩逝。

    连带皇太后的母家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在稳定了人心之后,新帝在京都的敌人已经没有办法掀起风浪, 今年冬季一到, 太上皇的丧礼之后,马上就举办了皇太后的丧礼, 虽然是皇太后, 然而丧礼却寒碜到惨不忍睹。

    太上皇最后得了一个周僖宗的谥号, 无能玩乐, 又无大过错。

    虽然曾被北方逼逃, 然而江山还是勉强守住了。又是将难题留给了后一代,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好的谥号。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