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86节
    顾淼渐渐大了,如今已经亭亭玉立, 生的个好模样。林氏暂时张罗不成云舒的婚事, 哥哥未娶,云安的婚事也跟着往后拖了。

    不过好在大姐已经婚嫁, 不影响小妹妹的婚事, 因此林氏又十分健忘, 将那不信则无的话奉行到底, 将之前半仙说顾淼也适合大些成婚的事情忘记, 这会儿开始帮顾淼挑选起了京都年少有为的公子们。

    云舒今儿收到了从南方来的信件, 是秦越写的书信。

    里面告知了云舒,他总算成婚的消息。将近三十了的秦越, 在这会儿绝对算是大龄成婚的男性。

    不过秦越这信写得不详细, 只说明了是南方那边认识的一个姑娘家,并没有细说那姑娘的出身。

    按照秦越平时在书信上对他话痨的程度,正常来说秦越应该会将那姑娘的家庭情况都告诉自己。

    不过后来云舒想了想,大概因为那姑娘是自己的媳妇儿了, 所以秦越不愿意让云舒多知道些什么消息吧。

    正看着信,外头圆儿就进来对云舒说道:“二爷,四姑娘来了。”

    云舒将书信收了,疑惑道:“不是早跟母亲一起去赴宴了么?怎么这会儿回来了?”

    正跟圆儿说着, 外头顾淼穿着一身粉色衣裳就进来了。

    云舒细看她脸上表情,却见顾淼脸上有几分怒色, 便问她:“母亲跟丹姐儿也回来了?”

    顾淼很自然地使唤他屋里的人, 让圆儿给她倒茶, 然后回复云舒的话:“没有,我推说不舒服,早些回来了。”

    “玩得不开心?”

    “跟在母亲身边,认识新的姐妹们倒还好,只是那些夫人太太们应付起来就麻烦了,母亲又老拽着我说谁家的家里有个适龄的男子,你知道的,她总这样。”

    想起曾经被催婚的烦恼,云舒对妹妹的感受十分理解:“你不听,同别人去玩儿不就好了?”

    顾淼玩着腰间的璎珞,朝云舒看了看,然后又低头说道:“京都的小姐太太们都是势利眼,她们觉得你跟我三哥,一个七品官,一个穷翰林,我就不配跟她们做姐妹了。”

    “额。”云舒一愣,心想这还成了他的不是了?

    然而再看妹妹,却见她表情淡淡的,也并没有嫌弃自己的哥哥职位低,只是像在称述一件实事。

    “不但不配做姐妹,连儿媳妇儿都不配。所以母亲也只让我跟那些五六品官家的夫人太太们聊天。”

    “哥,论读书识字,四书五经我全看过,即便文采考不了秀才,吟诗作对,我从来也没怵过。琴棋书画我也略通,至今家里还专门请了先生来教我的。论针线女红我不说比得上那些绣娘,可到底让我绣个鸳鸯,我不会绣成山鸡。我哪点儿不如她们?

    人家跑江湖的,还知道说‘英雄不问出处’,她们里头许多人连个大字都不会写。就凭着父亲、哥哥,或是祖上蒙阴,就这样小看人,我也是个官家出来的姑娘,有些人不懂尊重,直接将我当成空气。真是讨厌。”

    云舒见单纯正直的妹妹这么说,心中多少有些感慨。那些这样对妹妹的人就是势利眼。

    可是他自己却认为这就是现实,明明势利眼是一个贬义词,现实也不是什么贬义词。

    然而说别人势利眼,那么错在别人。现实则要自己接受消化。这便是他跟妹妹的不同之处吧。

    有时候真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大一些,希望妹妹永远不要因为他弱小而被人看乔。

    希望她一直能责怪别人“势利眼”,而不是劝自己接受现实。

    等妹妹说完了心中的不平,云舒才笑着对她说道:“方才让厨房做了些桃花酥,我吃多了,还留了些想等你回来再给你的。你现在想吃吗?我让月儿给你拿。”

    顾淼说完之后,心情也好了许多,见哥哥说有吃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

    “好。我正想吃些甜的。”

    云舒闻言,赶紧让月儿去拿了糕点来给妹妹吃。

    兄妹二人就这么边吃边聊,顾淼的坏心情转眼就无影踪了。

    吃完了糕点,顾淼正准备要回自己那屋去,外面圆儿来说,周幻海到了。

    顾淼知道他们可能有话说,于是跟云舒说了一声,回自己那屋去了。

    周幻海正巧从外头进来,瞧见顾淼跟他打招呼,回屋便问云舒:“你姐她们这么早就回来了?”

    云舒请他坐下,说道:“没有,淼儿不愿意在外头待着,就提早回来了。”

    圆儿上了茶,云舒吩咐她留着些糕点给母亲还有姐姐她们,另外让拿了些桃花酥也给姐夫尝尝。

    “你来又是什么事儿啊?”云舒问他。

    “没事儿不能来么?”周幻海捻了一块糕点,一边说道:“你姐想丹姐儿了,叫我派人来接,我正好今天没事儿,过来带丹姐儿一起回去。方才外头听升儿说她们今儿刚好去赴宴了,索性来找你聊两句。”

    云舒听了,笑道:“你倒听我姐姐的话。”

    周幻海摇头无奈道:“她肚子里还装着我的种儿呢,你没瞧见她的腿这两日都水肿了。怀孕啊,可费劲儿了。我这会儿要还不听话,太不是人了。”

    云舒玩着茶杯上的盖子,问他:“姐姐该快生了吧?”

    “听说还要等一个月呢,也不大清楚。”

    “你不是有个儿子么?怎么这也不清楚。”

    周幻海看了云舒一眼,解释道:“大都是多久以前的事儿了?况且,之前我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并不在身边,在外地呢。”

    云舒点点头:“近来京都有什么新鲜事儿没有。”他记得周幻海的消息是最灵通的。

    “别的倒没有,就是端王家里的事情。今儿一早有人同我说的,你知道吗,他们家世子爷,听说原本就爱玩爱闹,常不着家的。今年更离谱了,之前奉命去南方练兵,二十多岁了跟当初的方衍似的,一直不成亲,之前还有人听说他八成是不行或者有龙阳之癖。

    今年倒好,听说迷恋上了那边儿的一个花魁,非要娶人家进门,远在千里外,还能将他爹妈气着。那端王,可是当今的亲弟弟,这也算皇室的一大笑话了。要说小事儿还能瞒着,他这么闹,估计过两日,全京城都要知道了。”

    云舒闻言,想起了方才秦越写给自己的信,这才明白了,为什么秦越在信里将要娶的妻子的信息说的这么模糊了。

    云舒对姐夫笑道:“确实也像他会做得出来的事儿。”

    周幻海一听,有些疑惑地看着云舒:“莫非,你同这端王府的世子,还有交情不成?”

    云舒点点头:“不但有交情,这交情还挺深的呢。”随后,将认识秦越的事情说了一遍给周幻海听。

    周幻海不得不感叹道:“你小子,怎么什么样的机缘都能落你头上?”

    不但嘴上这么说,周幻海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云舒这一路上来,也实在是太顺了些。

    从秀才一路考到进士,十七岁的举人,十八岁的进士,二十一已经是七品官,这同云璟是差不多的成绩。

    然而之后又有李大人的照顾,官场上的人际关系都不至于让他犯愁,随随便便入了王府世子的眼,跟一个极其刁钻的人成了朋友。

    除了婚事上受阻之外,在官途上,云舒似乎就有一种这样的运气。仿佛老天都在偏爱着顾云舒,告诉别人,顾云舒这个人将来能担大任。

    要不是眼前人是他妻弟,周幻海觉得即便是他这样心大的人,也难免要嫉妒。

    面对周幻海的言语,云舒也只是笑笑。

    其实小时候那会儿会比较难,他们家的命运稍微有所好转,是在他跟弟弟考上秀才之后的事儿了。

    在那之前,他十三岁就要孤身从家出发到宋城。路上为了少花盘缠,替人写信赚钱,有人欺他年少,少给一些钱,或者对他说一些不好的话,他也不好抗争。

    之后姐夫家里长辈虐待姐姐,抢走丹姐儿,以及当初他们一家省吃俭用的不敢乱花钱的时候,都是因为他们家穷又没个撑得起来的当家人,即便叔叔尽力维护,也不能时时照顾到。

    自然,这些都无法与外人言了。

    许是想着云舒到底跟侯府的世子认识,当面儿聊人家朋友的八卦不好,周幻海又换了个话题说道:“不过要说除了八卦嘛,今日北方的新闻你关注了没有?”

    云舒一听说北方,马上给就猜到了东北那边的事情:“是藩镇内乱的事情吧。”

    “听说他们那里闹得很欢呢。掌管当地节度一死,手下迫不及待想要上位,年轻的世子爷跟老狐狸搞内斗,咱们这儿迟迟不见援兵,皇上这是有收了那块地的决心啊。”因那节度是个贵族,所以儿子也是个世子。

    云舒点点头道:“东北三镇,能去其一也是很好的政绩了。”

    周幻海吃着桃花酥,喝着茶,一边问云舒:“诶,你说,他们这么闹,将来会不会闹到咱们这儿来?”

    【作者有话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c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4章

    周幻海的话, 就好像是一个试卷题目,一旦问出,就又让搞政治的人想回答的欲1望。

    云舒思考了一会儿,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南北两边隔着一条江河, 首先天险就很难跨越, 另外北方内斗,将来如果非要弄个你死我活, 兵力消耗就会很严重, 一旦中央将粮草、经济断掉, 他们打过来还是很苦难的, 除非能短时间内就打到首都, 否则基本不可能影响到京都。另外, 京都兵力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可调动的兵力多。

    西部羌、郑两国已经消停, 可以抽来大量兵力。即便北边儿能够快速渡河, 打到京都。按照人力、粮草上来说,京都都不会输,除非他们兵力凶猛,能够以一敌十, 那么或许有赢的可能。你觉得他们可能赢吗?”

    周幻海想了想,最后朝云舒摇了摇头。

    云舒勾起嘴角:“那么,除非天要亡了大周过,否则是不会闹到咱们这儿来的。”

    晚间林氏带着丹姐儿回来了。丹姐已经八岁了, 说话做事都有条理,云舒其实还有些不舍她这么早就长大。

    晚间周幻海也没在顾家用饭, 带着姐儿就回去了。

    这日之后, 云舒因为之前妹妹被小看的事情, 心里多少有些难受,于是牟足了劲儿更加用心工作起来。

    平时他是懒怠跟人交际的,但这会儿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妹妹她们能够在京都女儿的圈子里有那么一席之地,也不得不勤劳些了。

    转眼秋季已至,上面大臣们以后宫不可长久无主的理由上表皇帝,让他早日立后。

    最后皇帝看似不情愿,实际可能早有想法地接受了大臣们的谏言,择了个好日子,进行了封后大典。

    而皇后的人选,自然就是毫无争议的淑贵妃,即二皇子的生母。

    新皇后确立之后,整个朝堂的风向也逐渐向着二皇子转变过去。

    云舒的消息还算灵通,太子那边倒没有什么,有问题的是皇孙。

    听说皇孙最近见过周帝一次,被当面问了话,结果回答的乱七八糟,周帝马上便知他学习不认真,甚至连比他小两岁的二皇子的儿子都能回答的比他好。

    皇帝越是如此态度,朝堂上下就越发猜疑,皇帝是不是要废长立幼。

    毕竟大皇子的身体不大好,这倒能成为一个让二皇子继承皇位的理由,况且二皇子的生母如今还是皇后了。

    然而这名头在许多守旧的大臣眼里,还是很不够看的。

    读书人都是尊崇儒学的,还是不太能够接受废长立幼这样的做法。

    朝堂内几乎要打起来,这边云舒又收到消息,李大人因着自己孙女儿的事情气倒了。

    云舒得到消息,也是第一时间带上些慰问的礼品,去看望病倒在床的李大人。

    这李大人气倒的原因,据说还是因为李双要去王家做小的事情。

    李家的千娇百宠出来的唯一一个嫡小姐,跟侯府世子私奔了几个月,好容易回来了,结果被外人议论许久,将李家的名声丢了个干净,最后居然还要被安一个妾的名分。

    李大人一世英名,真可谓是毁于一旦了。

    许是没有办法接受这个结局,因此李大人在孙女的婚事定下之后就重病了一场。

    李双最后被一顶小轿子接去王家的时候,李大人都没能起来送一程。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