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75节
    顾云安见云舒没话说,便替他回了李茂的话:“怎么不说呢?这几个月母亲一直有相看,只是哥哥可能不大愿意。”

    因他们是同辈,倒是不会有人怪罪云安多嘴。

    李茂闻言,笑道:“有什么不愿意的?莫非给他说的姑娘只有一只眼睛却有两个嘴巴么?京都城的美人是出了名的多,这么多姑娘,竟然没有一个入得了你的法眼?”

    云舒看了看尊位坐着的李大人,有些尴尬地说道:“并不是,只是未曾见过。多少有些......”

    李茂并不懂云舒的意思,只是说道:“不大相信你母亲的眼光是么?”

    这会儿没有自由恋爱的说法,李茂所认为的云舒拒绝那些姑娘的理由,只有一点,那便是云舒怀疑她们长得丑。

    李大人听到这里,知道自己待下去他们放不开说话,便让大家散了。

    云舒他们于是出门,正准备回家,李茂却走上来跟云舒继续方才的话。

    “你放心,我们这些成亲了的也都是这么过来的。你既然不信你母亲的,那么总该相信我的,我妹妹就是生得天姿国色,才气在京都内都有名,不如你来我家提亲,咱们关系好,将来你做了我的妹婿,咱们也可做亲戚了。”

    云舒没好意思地说道:“兄弟说笑了,我是什么身份,姑娘是什么身份,我怎么高攀得起?”

    礼部尚书的孙女,容貌才学兼备,她父亲在的时候也是五品官身,哥哥是秀才,母亲是侍郎家的嫡出小姐。

    这样的身份,找个状元嫁都绝对不差的,只要人家没有后台,那绝对要对李家的姑娘百依百顺。

    说句实话,在相亲市场上,云舒跟李家姑娘比起来,他是有些不配的。

    李茂却不大赞同云舒的回答:“顾慎之,你可别这么说自己。当初皇上还说了你们顾家兄弟‘言为士则,行为士范’来着,用古人的品德来形容你们,可见皇上多看好你的。况且你我两家交好,我祖父还常拿你们兄弟的事儿来比我,我可真是有苦说不出。

    且不说这些,我祖父心里多少还是想着你能做他孙女婿的,要我说,你好好考虑考虑,如果真的有心,就叫你母亲找个媒婆来提亲试试。就算到时候不成,做不成亲戚,咱们不还是好兄弟么?我就统共这么一个亲妹妹,你娶了她,我也放心。”

    云舒闻言,陷入了沉思。

    这事儿李大人确实也跟他提过,云舒觉得自己也没怎么自作多情,从李大人对他的态度来看,大概率是也满意自己的。

    云舒比较纠结的一点,虽然这辈子确实自由恋爱是不可能了。但若要先婚后爱,他能的可以吗?

    纵然他没事儿,人家姑娘......

    好吧,人家姑娘是古人,似乎所有家庭都默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规矩。

    李茂见云舒似乎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也不想多逼着他,见他在思考了,也就没有再说下去。

    左右姻缘这种事情,李茂觉得自己强行干涉也没有用。是他的,自然就是他的。

    俗话说的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若顾云舒真的跟他妹妹有缘,纵然远隔千里,终有一见的时候。若没有缘分,就是当面见了,那也成不了佳话。

    这边李茂送了他们兄弟二人一段路程,然后云舒跟弟弟出了李家,上了自家的车子,一路回了家去。

    正好是下午,原本说今日已经没有别的应酬,想着这日就在家休息的。

    谁想一到家,就听下人说了周幻海他们来了的消息。

    于是连衣服也来不及换,又去大厅会客去了。

    云舒他们兄弟已经吃了午饭,这会儿各家各户都已经开吃了,云舒他们家今天没多少人,就晚了些时间开饭。

    顾晴才刚吩咐下人来让周幻海他们留下来吃饭,周幻海跟方衍二人本来就准备约着云舒他们到外头吃饭,见顾家兄弟二人迟迟不回来,就准备要走了。

    谁想很是凑巧,云舒他们刚好就回家了。

    云舒知道周、方二人等了自己跟弟弟许久,一进到厅里,就说着“怠慢怠慢”。

    二人也没有真生气,只是周幻海开着玩笑,说一会儿吃饭的时候,要先罚云舒一海。

    虽然知道云舒他们已经吃过了,也不妨碍周幻海他们的兴致。

    云舒原说要在家请二人吃了就算了的,不必去酒楼。

    然而他们两个非说已经定好了位置,不去也退不回定包厢的钱了,又说家里没有酒楼有氛围,非要去春满楼坐一坐才满意。

    云舒跟弟弟十分无奈,然而又确实让他们久等了。

    周、方二人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也不好不满足,于是一行人便结伴上车,朝着春满楼去了。

    第81章

    方衍的下处跟周幻海家近, 他们二人是一辆车来的,自然还是坐一辆车去酒楼,云舒则跟弟弟一起坐。

    到了春满楼,几人下车。

    云舒家里向来优待下人, 另外给了车夫二十文钱, 让他自己找个地方喝茶吃面,只等有传唤的时候再过来便是。

    几人进了酒楼, 有侍者过来带他们去定好的包厢。

    一边走, 云舒一边说道:“这一年来, 也只有空儿聚了两次, 平时不是我忙公务, 就是你们有事儿, 尤其衍大哥,净是不肯出门。”

    周幻海在一旁道:“别说他了, 你还能叫得到蔡博文么?”

    云舒说道:“平时经常在翰林院见着, 偶尔也会一同归家。我们虽然寻常不约着见,也总是能碰面说着话的。”

    方衍跟周幻海对视了一眼,然后对云舒他们兄弟说道:“我跟周兄弟这一年不知约了他多少回,他总推拖着不肯见。平时到了他家, 没说上两句就有别人要招待,竟不知道他就这么忙!”

    这分明不是怀疑,而是怪罪的语气了。

    大概是二人都不大满意蔡博文,觉得他如今进了翰林, 就瞧不起曾经的举人朋友了。

    云舒也觉得奇怪,毕竟就算是个举人, 仍然可以排队等着官坐, 不过是没有“天子门生”的名号罢了。

    京官确实有别于地方官员, 只是大家都认识这么久了,一同赴考,一同聊过天的。

    况且都是青年,年纪相仿,更该聊得来才是,怎么蔡博文会不愿意同周幻海他们接触呢?

    “想是太忙了。”云舒只是这么说道。

    总觉得蔡博文还不至于势力到如此地步,毕竟他也是穷苦的出身,也是寒窗苦读过来的。

    周幻海跟方衍虽然不喜蔡博文的态度,然而大家都还没有撕破脸,或许渐渐将感情淡了,也算是互相留了体面。

    况且好容易将要过年了,大家难得聚一场,也不想弄成什么抱怨大会,于是也住了继续说蔡博文的嘴。

    上了楼,云舒前面正好走来一个人。

    云舒是垂眸看着楼梯的,一时间那人从自己眼前走过了,他看到了那人衣袂,因太近了,所以抬眸看了那人一眼。

    匆匆一瞥,只看到那是个穿着富贵的公子。二人并不认识,却见他十分轻蔑地看了云舒一眼,然后就过去了。

    云舒因为前面走了一个人,于是站住脚步,跟在他身边的周幻海了站住了。

    小二在前面带路,见那公子哥儿走了,继续招呼着云舒他们:“几位爷,这边儿请。”

    “方才那人你认识?”方衍上来,很显然,他也瞧见了那人给云舒的眼神。

    云舒摇头,也是有些懵:“不曾见过。”

    周幻海挑眉看着走远了的人,说道:“他不是王志高么?怎么了,你们想认识他?”

    “你怎么知道他?你认识他?”云舒疑惑地看向周幻海,莫非那人是讨厌周幻海,方才那眼神是给周幻海的?

    周幻海看了看云舒,说道:“认识倒算不上,倒是见过几面。”

    云安也在后头说道:“你跟他莫非有什么过节?”

    周幻海没瞧见方才王志高的眼神,因此不明白云舒他们说的是什么:“能有什么过节?连话也说不上几句,只是认识罢了。”

    几人被小二引到了包厢内,周幻海还对云舒跟云安说道:“不过我还以为你们认识他呢。”

    云舒道:“怎么这么说?”

    大家序齿坐下,周幻海说道:“他不是永安侯家的世子爷么?他们家的夫人,正是跟你们顾家交好的李尚书家的大姑娘。也就是当初柳老爷家夫人的嫡出姐姐。你们两家玩得近,他常年也跟李茂混迹在一起,怎么平时你们竟然没有见过?”

    云舒摆出恍然大悟的眼神来,随即又摇着头:“倒是不曾有机会。”

    周幻海有些得意:“看来还是我的人脉通广。”

    方衍笑道:“叫你一句江湖百晓生也不差了。平时做学问上要有这个心思,你还愁考不上么?”

    周幻海似乎不觉得这是一句嘲讽,反而说道:“你别说,亏得我没将心思放在这些上面,连这都考上举人了,要是我真用几分心思,哪里还有你们的位置?”

    说着,大家笑了一场。有周幻海在,气氛永远不会凉下来。

    只是一开始还热闹些,到后来,聊到几人都是光棍。云舒他们兄弟两个还好,毕竟年轻。

    只是周幻海跟方衍,一个早年丧妻,一个三十多岁了感情还没有着落,越说越难受了,不禁感慨了一阵子。

    然后喝得微醺了,这才各自坐车回家。

    回家休息了一日,第二天早上起来吃过了饭菜,林氏忽然有话要跟云舒说。

    于是云舒跟着母亲去了她房里说话。

    到了屋内,幼鱼伺候着林氏在塌前坐下,云舒也到对面入座,幼鱼上了热茶。

    屋里暖和,桌上摆着些坚果。云舒抓了一点来吃,因怕上火,就着茶也不敢多吃。

    “前段时间一直有打城内的姑娘,前两日去了一趟李家,听说他们家的姑娘也正待嫁,跟李家的老太太、太太聊了聊,发现他们对咱们家也挺看好。我想李家也有意跟咱们结个秦家。只是如果要迎娶,必定是咱们高攀了。

    我也就没有将话说死,这两日你跟你弟弟都在外头应酬,也就没有找你说这些,只是你越发大了,今年定下来,等两年成亲也好,只是总要先定下来了。他们家的姑娘我也见过,样貌是顶好的,女人圈子里也都是夸她的话,你若愿意,我就去提亲了。如果不愿意,咱们就且再看看。”

    云舒有些为难道:“如此,家里定要出聘礼的,一些流程下来,明年只怕买不起房了。”

    林氏笑道:“不但如此,还要卖掉两间铺子呢。”

    云舒身体一僵,顿时觉得还是等两年再说。

    只听林氏继续说道:“你放心,卖掉两间铺子也还过得去,当年你姐姐出嫁的时候,家里也是卖了田地给她凑嫁妆的。如今日子比当时还好些,你要娶媳妇儿,自然也要给出这些钱。况且人家是低嫁下来的,难道在彩礼上咱们还要短了她的么?这怎么说也说不过去。”

    云舒抿着唇,一双秀气的眉眼中满是纠结,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要不然,再等两年。之前那半仙也说了,我适合晚婚。”

    林氏闻言,拉下脸来说道:“什么半仙,连个姻缘也测不准,还好意思叫什么半仙呢。你不要听这些走江湖的人的胡诌,就为了骗你钱呢,这个套路我还能不知道?

    我告诉你,这是咱们家能攀到的最高的亲戚了,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你如今要等,人家姑娘未必有时间等你。今儿你同意,咱们就定下了,双方都满意,你这么犹犹豫豫的,那到手的媳妇儿都要跑了。”

    云舒被呛,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平时确实也不是那等优柔寡断的人,可这毕竟是他上下两辈子的婚姻大事,犹豫他想是应该的。

    只是林氏焦急,况且这时代确实也只能是先婚后爱。

    这会儿云舒差不多能够了解到古人为什么都说娶妻娶贤了,因为在没有见到对方的面儿的情况下,唯一所能够期盼的,也就只有对方的人品了。

    其实除此之外,定然还有三观的问题。李家的姑娘识字明事理,三观跟他相差的可能应该也不大。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