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55节
    想了想,蔡博文心里不经有些感叹, 还得是顾云舒,不愧是顾云舒。

    最后,他还是张口说道:“我怎么不是真心呢?我全是真心的,没有钱, 我也没有法子。”

    云舒点点头,了解了他的想法。

    有些人其实就是这样, 云舒觉得这是不分男女的。在他们的眼里, 将物质跟爱情放在一个天秤上, 那么物质永远是下沉的那一方。

    云舒已经不是会追究一个对错的年纪了,他早熟,经历过自卑也经历过自傲,曾经保守固步自封,连跟喜欢的人表白的勇气都没有,也曾经放手一搏,为了能够早点儿体验人生,结果去面试工作的时候将自己小命都丢了。

    他不是不能理解蔡博文,只是多少有点儿,讨厌。

    即便能够理解,也还是讨厌。

    “把你的想法告诉他吧。要聚还是散,让他选择一下,稍微公平些吧。”云舒从榻上站起来,告辞要离开。

    蔡博文站起来去送,云舒也没拦着他。

    其实他心里也知道,对于淑芬来说,蔡博文是嫖1客,他是娼1妓,客人花钱指明要他,他是没有资格拒绝的,尤其还是个举人老爷。

    对淑芬来说,并没有什么公平。

    出了蔡家,云舒回到家里后就很少再出来了,只是跟弟弟闷头在家里做文章。

    自然为了能巩固些人脉,平时什么诗会、聚会,也会被林氏催着去参加。

    将来都是有机会当官的,自然是广结善缘,任何时候有人脉总是一件对前途很有利的事儿。

    云舒这还算好的,云安向来不大会这儿些,平时总爱跟在哥哥后头,沉默寡言的,被林氏揪着说了个惨。

    要么怎么说是亲妈呢,当初刚回来的时候,抱着一口一个“心肝儿啊”、“肉啊”的喊着。

    这在家时间待久了,母亲,便露出了她的真实面目。

    十月国内出兵,打到十二月下雪天,双方因为天气原因休战。

    边疆在打仗,国内的年味儿却并没有减少。

    云舒看着周围的人欢欢喜喜的过了年,差点儿忘了边疆已经死了上万人的事实。

    一月过完又开始打仗,就在云舒他们踏上去宋城的路时,传来了老将身死,边境各个城池连续战败的消息。

    国内再次调兵,看样子,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云舒不大放心,上船之后,等云安的晕船症状稍微好些了,就跟他还有一同跟来的笙歌商量着,如果仗再打下去,这次的会试他们是不是考虑不要去了。

    最后商量的结果还是,先到宋城,问问看宋城那边的伯伯再说。

    毕竟顾老爷是官场中人,他的政治敏1感度,总比他们这些不做官的要强。

    况且已经上路,这会儿回去也或是等着,或是逃难,然而现在还没打到附近来,就这么提前慌乱,实在也不是什么好计划。

    因此并没有调转方向,终于还是朝着宋城去了。

    一路上风景变得越来越有生机,春的消息越来越近了,云舒跟弟弟却并没有欣赏的心情。

    到达宋城,一路往顾家去了,门子认得云舒,见云舒过来,就立马忙着通报去了,态度也很好。

    随后,他便跟着弟弟进去了顾家。

    这会儿男人们基本都还在外头,云璟正好有事儿出去了,听说要到晚间蔡回来,是嫂嫂接待的他们。

    几年不见,听说嫂嫂已经得了个儿子,只是小哥儿身体羸弱,但云舒原本想见的,却因为他在午睡,就没有急着去看。

    许是年纪越发大了,人一时变老是看不出的,然而忽然某日一日就被人发现了。云舒许久不见嫂嫂,她这种变老的痕迹,在他眼里就越发明显。

    嫂嫂如今生了两个孩子儿女双全,明明年纪也还很轻,只是不知为何,面上稍有倦容。

    之后云舒他们将礼物给了,嫂嫂张口就说破费,一边又夸他们聪慧。

    嫂嫂跟云舒熟悉,却是第一次见云安,因看出了云安性格内敛,跟他说了好些话,让云安的紧张情绪得到了放松。

    之后嫂嫂又带他们去见老太太跟太太。

    她们也早听说云舒跟云安兄弟两个都中了举人,纷纷都对他们说了一番祝贺的话。

    太太张氏理着手上的帕子,笑着说道:“当初还是你大嫂子说的,你同云璟玩得来,果然兄弟两个都考上了举人,要么说呢,真是三岁看到老。果然会读书的人,一眼就叫人瞧出来了。”

    老太太也十分满意点着头,说道:“嗯,果然是个好的,你们家如今出了两个举人。若将来真能殿前侍奉,也算是光宗耀祖,你们父亲在天之灵也要觉得欣慰的。”

    云舒他们也只能听着,多说两句“老太太、太太,谬赞了”。

    然后从老太太这里出来,嫂嫂已经命人整理好了两个房间,说仍旧是在顾云璟那院子里住下。

    嫂子让他们去时的原话是说:“那里安静,你们又玩得来,住在那里也可以时常来往,讲讲学问,聊聊仕途经济。”

    之后云舒知道嫂子管着一家子人,还有事儿要忙,就谢过了嫂子,看她带着一帮丫鬟婆子离开了。

    晚间,顾云璟跟老爷回来了。

    云舒先是见的顾云璟,因为毕竟就在一个院子里,顾云璟外出回来,要先换下衣裳,然后才去见老太太、太太他们。

    云舒过去跟他碰面,二人具是很开心。当初见面的时候,二人还操着一口童音,这会儿再见,已经都过了变声期了。

    “你多早晚来的?”

    “今儿下午才来的,正好你不在。”

    云舒说着,让弟弟过来,先介绍了云安,再说了一下笙歌。

    顾云璟虽然有些奇怪,笙歌作为一个仆人居然也被介绍了一下,然而也没有奇怪多久。

    几人互相认识了一下,然后就都朝着老太太那里去了。

    路上云璟还跟他们兄弟吩咐道:“大哥哥前儿在外头跟个女的厮混,结果被人讹钱,说要告到省城里去,那女的一家子都闹到了家里来,很是没有没有面子,家里花了一百两才摆平了。加上大嫂嫂的父亲前儿没了,她最近操持一个家庭也累,平时若是没事,就不要常去找她,免得她不痛快。”

    云舒听了,这才恍然。

    “怪到刚来的时候觉得嫂嫂起色不大好,虽然强打起精神跟我们说话,眼里却透着几分疲惫,原来是如此。多谢你提醒了。”

    “你们这次既然来,就待上十天半个月先。咱们宋城离京城近,不过小半个月时间还不用就能到,到时候咱们一起去赴考,一切行船事宜家里都能安排好。咱们只管安心做学问便是。”

    云舒跟云安点头应了,他们家规矩严,云璟是朋友,更是哥哥,因此云舒他们得格外敬着些。

    之后到了老太太那里,老人吩咐开饭,晚间吃饭,云舒他们是去的男子坐的那一桌。

    饭桌上很少说话,顾老爷倒是问了他跟云安几句话,大概就是问他们什么时候启程出发的,慰问一下,说他们一路来了辛苦之类的。

    等吃过了饭之后,云舒带着弟弟又去找了还在书房的大伯伯,想问他一些关于这场战争的事儿。

    大伯伯果然也是官场中人,聊起来的时候是有自己的见解的。

    “皇上一直不肯用那些有实权的人物,怕的就是他们一旦得势就很难压下来,如今这个情况,只怕不得不用了。你倒放心,接下来咱们不会输,军力虽然逐年衰弱,但还是有能人可以顶上的。只是外忧解决了,内患怕是难除。这些,等你为官之后便明白了。”

    云舒听了,心里稍稍安定下来。后面他说的这些话,云舒也只是似懂非懂。

    其实懂了,但也无法解决。难道会有内患,因此就不用那些能臣了吗?显然这办法并不可取。

    若是藩镇佣兵,又有功绩,那么接下来就容易面临版图四分五裂的情况。

    然而一切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云舒看来,天下大乱的一日目前还成不了气候。

    和平盛世,万民归顺,只怕即便重臣得势,他们也不敢乱来。

    不过,云舒终究还不是官场中人,或许他所想的,也只是纸上谈兵。

    正所谓“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远虑,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事情都是起于微小而逐渐发展壮大的,圣贤考虑久远,才能够谨慎对待微小的变故。

    大伯伯有远虑,他的担忧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作者有话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c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这日云舒跟大伯伯聊过之后, 便携弟弟一同回了顾云璟的院子,各自回房睡下。

    之后的几日里,兄弟几个经常凑在一起学习,学得累了, 便到花园子里逛逛, 时常去老太太那里说话。

    因为老太太那里是经常有人的,说话也热闹, 因是自家兄弟, 跟姐姐妹妹们不用过分避嫌, 只要有旁的人在, 平时也可聊聊天说说话儿的。

    姑娘们都很知书达理, 所以也不会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跟外头寻常人家生长出来的女子是很不一样的, 这个对比的鲜明程度,要比现代的有钱人家养出来的姑娘和寻常人家姑娘比起来, 要大得多得多。

    这日云舒正跟弟弟还有顾云璟在老太太这边说话, 有个小丫头匆忙跑过来,云舒也不认得她。

    只见她张口就说道:“老太太不好了,我们爷跟大奶奶闹起来了,大奶奶急得要撞墙呢!老太太快去瞧瞧吧!”

    听了她这话, 云舒方觉得对方眼熟,大概是在嫂嫂那里见过两面,但因不是跟前伺候的,所以认不得。

    刘氏听了这话, 有些担心地问她:“究竟怎么回事儿?”

    太太张氏在一旁看着,有些不满地看那丫鬟道:“你怎么毛毛躁躁。”

    “都这会儿子了, 你就别怪这丫头了, 她也是为主子想着。还是我去瞧瞧。”老太太说着, 就要从踏上站起来。

    张氏闻言,忙站起来到一旁代替小丫头搀扶。

    “小孩子之间闹了矛盾,拌起嘴来也是有的,有什么我去瞧瞧再说,不敢惊动老太太。”

    老太太是家里的大寿星,古人讲百事孝为先。

    以刘氏这个年纪,合该在家含饴弄孙,有什么事儿都不该惊扰到她这边儿。

    像是夫妻小两口吵架的事儿,可大可小的,请了老人过去,一个不小心气到了,反而是他们小辈的不是。

    因此张氏很是有些生那小丫鬟的气,觉得她来打扰到了老太太。

    有什么事儿,其实可以先来告诉她,等她去解决才是。

    老太太有些气道:“我又没有老到走不动。况且这孩子急急忙忙闯进来,一定是遇到大事儿了。我那孙媳妇儿是一千一万个叫人满意的,要是气坏了,你们谁保管赔我?”

    张氏怕惹到了老太太,因此也不敢说什么了,只好配合着搀扶着,一堆丫鬟婆子陪着,都去了孟氏那边儿。

    云舒他们也跟着,到了大哥哥顾云墨跟嫂子孟氏的院子外头,就听见瓷器被砸碎的声音。

    乒乒乓乓的,云舒一个大男人听着都揪心。

    “我也不求你别的什么,当初你觉得我生不出儿子,非要纳妾,老太太出面做主让你消停些。外边儿不让你厮混,里头我稍微有些颜色的陪嫁丫鬟,哪个不都给了你了?如今还是要贪多嚼不烂,这会儿我已经生了哥儿了,你要纳妾我不是不许,只是也不能叫外头那些混账人进咱们的院子,你把我当什么了?还要我帮着你欺上瞒下的!去骗老太太、太太,说是正经人家的姑娘?也亏得你这般孝子贤孙的做派,她们要是知道了,气得不知怎么样,到时候是你我的不是!你非要往我的、老太太、太太的心窝子上戳吗!?

    我父亲前儿才没了,你就不能消停两个月?也叫我心里有些安慰!老话都说,一日的夫妻,百日的恩情。我自觉没有亏待过你,这会儿你要玩,只管在外头玩,我也拦不住。可那些妓1院娼馆里的人,如何能带进来!你这不是活活打我的脸吗?”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