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53节
    他要去那种地方玩儿,总要有个由头出来,云舒就成了他的一个借口。自然云舒自己是觉得这没有什么,奈何蔡博文过意不去,仍旧要请他。

    要不是跟淑芬也玩得来,云舒可真是烦透了当电灯泡的感觉。

    好在二人在菜桌上也不会表现得太过,这才让云舒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淑芬受过教育,又刻意说跟他们有共鸣的话,几人聊得很尽兴。

    吃了几杯酒,淑芬就先站起来敬云舒,祝贺他考中了举人,然后再斟一杯,敬蔡博文。

    说话的时候,他身边一个侍儿插1嘴道:“我们先生日盼夜盼,每日每日的在家求神拜佛,都在为蔡大爷祈福呢!”

    淑芬听见,忙叫了那侍儿一声。

    那侍儿见淑芬发话了,这才闭了嘴不再说话。

    蔡博文闻言,心下感动,眼神直勾勾看向淑芬,将他脸都看红了。

    云舒在一旁看着,听着,知道方才淑芬给蔡博文敬酒是真心,虽然先敬自己,然而其实他才是顺带的那个。

    吃了一口狗粮,自然顺得配酒,于是云舒将手边的酒一口引尽了。

    之后三人行令喝酒,说些风雅的话,聊聊考场上的遭遇,云舒他们玩得尽兴才回去。

    蔡博文本来要留宿,但是跟云舒一样,明天他也要帮着家里准备摆酒的事宜,因此不便留下来。

    比云舒不同,蔡家是有人送钱便都收下的,这会儿办酒宴倒还拿得出钱来。

    出门时,屋里淑芬又叫住他们两个,随即拿出来两把伞,交给二人。

    “最近天气说变就变的,免得路上下雨着凉,拿了伞回去,下次来时再带上就好。”

    云舒感他体贴,朝他谢过了。蔡博文也拿了伞,二人这才结伴回去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c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9章

    这日晚上回去的时候倒是没有下雨, 只是云舒在夜里睡觉的时候,被雷声惊醒了一次,才知道外面下了很大的雨。

    醒来后云舒觉得口渴,便去倒了一杯茶喝, 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茶里的茶多酚的原因。

    总之继续睡下之后就开始睡不着了, 后半夜里左眼皮跳过右眼皮跳,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久才睡了过去。

    许是今日走了夜路, 竟然梦到自己拿着一盏白灯笼在黑夜里走。

    四处无声, 冷风飕飕, 寒烟缭绕。

    云舒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反正就是在街上走着, 漫无目的, 梦里也不曾想过自己要回家。

    就这么睡了一晚上,在梦里走了一路, 街上许是宵禁, 也不曾有人经过,连个打更得也没有。

    早上谯楼三鼓,这才满身冷汗地醒来了,擦掉一身虚寒, 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将被子蹬了,怪道梦里会觉得这么冷。

    看着时间还早,中午家里就要开宴,趁着还能睡会儿, 便盖上被子,继续睡他得回笼觉去。

    否则今日一整天都要应酬, 没有精神, 他怎么应付得过来?

    舒舒服服睡了一觉, 这回倒是睡得踏实了。

    由于他睡得晚了,还是林氏那里的幼鱼来叫他起来的。

    整理好仪容,云舒先去了母亲那里,吃过了早饭,云舒跟弟弟在一起待了一会儿,商量了招待客人的事情,然后到了中午就开宴了。

    客人陆陆续续的来,家里另外雇了些临时的佣人过来,倒是还应付得过来。

    虽然有些客人是之前顾英礼在的时候就有联络的,只是那会儿云舒还很小,记忆力对这些人已经全不认识了,听着他们说自己小时候的事儿,他跟弟弟也只能尴尬陪笑。

    还有些是愿意来结交的,都是新朋友,听说云舒考上了,都纷纷过来认识。

    应酬这种事情向来困难,云舒上辈子除了家里亲戚结婚,就没有去过这么热闹的场合。

    即便去酒吧,也因为他身体的原因,朋友约他出来都是去的清吧,因此应付起来十分劳心劳力。

    云安更不如云舒会交际,自然比云舒还觉得累,只是逐渐也大了,即便不喜欢,也知道家人辛苦,愿意主动分担,见面聊天,一点一点的也都在学。

    好容易熬到宴会结束,云舒跟云安累得不行,洗漱过后便回去躺下休息了。

    ※

    却说云舒他们自从离开了燕城之后,城内的一切也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这日学堂休息,朱茂颇有些武痴风范,一大早起来就要打拳。

    朱家父母也察觉到他连月来的变化,觉得虽然他成绩不好,但总有一件事儿是长久做着的,便从来没有反对过他练武。

    从早起,练了一个时辰左右,朱茂出了一身的汗,正停下来休息,就听见自家院门外传来了叔叔武义的声音。

    不等敲门声响起,朱茂已经快步跑去开了门。

    门外果然站着手里拿着一瓶烧酒的武义。

    见了叔叔,朱茂喊了一声:“叔叔!”

    武义笑着应了,抬手要揉朱茂的脑袋,却惊觉干侄子身高猛窜,已经长得比自己还要高了。

    “臭小子,长得倒挺快的。”

    朱茂听了,只嘿嘿笑着,跟着武义进到家里。

    武义叫着嫂子,朱母出来之后,赶忙招呼。

    闻见儿子浑身的汗臭,朱母直骂着朱茂,让他赶紧回屋洗漱。

    朱茂也习惯了父母的暴脾气,并不理论,回了屋去擦洗。

    等重新换好衣服出来,只见母亲已经在厨房里忙活,父亲还未回来,叔叔坐在屋里招手叫他过去说话。

    正好外面有送信的邮差来,朱茂还疑惑他们家怎么会有人送信来。

    等那邮差说话,才知道是远在凤城的顾家来信了。这也可见云舒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朱茂不觉心中一暖。

    拆开书信来看,得知了云舒跟云安考上了举人的消息,朱茂心中却五味杂陈。

    即为友人高兴,又担忧自己跟他们的察觉越拉越大,将来就配不上跟他们称什么朋友兄弟了。???y

    武义问他是什么信,朱茂进屋,如实说了。

    武义感叹道:“顾家兄弟仁义,自己发达了,还没有忘了你。你将来也要好好读书,考取个功名,不管如何,总要使劲儿考个秀才回来才是。家里上下几辈子没有个文人出来,茂哥儿,你这么多猪肉吃到肚子里,可不能是光长肥膘啊!也要做做那些光宗耀祖的事儿才对。”

    朱茂闻言,心想叔叔说得容易,他要是也去读书,绝说不出这样的话来。仿佛读书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考个秀才随随便便。

    若真有这么容易,他先生也不会考几十年也中不了举了。

    然而这是对他好的叔叔,自然无法忤逆,只能站在那里不说话。

    二人正在屋里待着,朱母就将饭菜一一端了上来。

    很快朱父也回来了,大家上了桌,朱茂是坐在最末席,尊位让给了叔叔坐。

    朱父有着个大肚子,手上有些腱子肉,回家后擦洗过,但脸上还是有些油。

    他本来是大胡子,如今被朱母逼着刮得只剩下一小点儿,看着就没有之前那么油光满面了。

    上了桌,朱父先是跟武义喝了两杯,然后问他最近城内有什么新闻。

    武义先是干了一碗白酒,伸筷子夹了些肥瘦相间的肉,挥手说道:“还不是许家的事儿?今年正好逢着朝廷拔贡,走了关系请人推荐,他们家公子就选出来了。将来还有机会做官,最近还要插旗请人吃酒,将来还能混个官做做。”

    拔贡是秀才堆里选出的人才,送到京都去学习,将来考试合格就有机会做官,如果选出来做官,相当于进士的副榜。

    只是这个得六年才能考一次,而且在云舒所在的朝代,每个县内一次也就一个名额,放到现代意思相当于保送生,只是比起现代,古代可操作的范围就大了。

    朱茂在一旁听着,也知道定然是许家人做了手脚,况且武义已经明说,朱家众人再没有不知道的。

    接着,只听武义又是摇着头感叹道:“哎呀,要说啊,这许家人还真是有几分缺德。前儿看重了鲍家的一幅祖传名画,非要叫人家低价卖了,人家不同意,就闹得他们家鸡飞狗跳的,硬生生将鲍家的老爹将腿给打断了,就赔偿了那么些指甲盖的银子,啧啧啧。这眼看秋天就要过去了,接着冬天他们可怎么过呢。”

    朱父赶忙问他:“老弟,这事儿你可没插手吧?”

    武义伸手捏了桌上的花生粒,揉开花生衣,将花生放到嘴里嚼碎,边吃边笑道:“这事儿这么缺德,我哪里敢插手?自从瞧他们家当初对顾家的态度,我就知道了他们家的本性。

    这事儿原本他们老爷让我去说和,我替着说了即便,知道鲍家的人的气性儿大,这事儿我再参和下去,岂不是要作孽?因此早早推辞了。许家老爷于是托了别人去做的,就为这个,他已经不怎么待见我了。

    要说这鲍家的人估计也想不到他们家会这么狠,可惜啊,他们家人又不是顾家那一家子,怎么说都还有富贵亲戚,如今还发达了,就更不用说了。这要换成顾家人手里捏着东西,看他们许家敢不敢动手?

    所以呢,要说读书学字儿啊,要是学成了后跟许员外那家子一样,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儿,倒不如不学的好。”

    朱茂听着叔叔说的话,连连点头说道:“我将来要是发达了,第一个要办的就是许家他们那样的人!”

    武义笑道:“你有志气是好事儿,只是何时才能发达呢?”

    朱母在一旁补刀:“他啊,梦里大概还是能发达的。最近老是看兵书,将那些正经学问都丢到一旁了,成日家想着他的将军梦!你就这样想发达,我看还是等下辈子吧。”

    朱茂闻言,嘟嘴生了闷气。

    一家子人吃过午饭,午间朱茂过去帮母亲料理桌面。

    朱母摸着肚子,到一旁坐着看。她已经怀上了第二个孩子,眼看已经要到四十岁了,本来就是农家出来的,身体一直很能扛,只是这第二次怀孕确实让她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年龄。

    正好儿子还算是懂事儿,平时闲了还能替她分担一些。

    朱父跟武义已经出门去了,他们是有一家子要养的人,下午还有事儿要做。

    整理好桌面,朱茂本来有话要说,但是想想母亲的肚子,还是将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他想,即便去考武举,也不必现在就说。免得母亲着急,那他就罪该万死了。

    之后便端着一盆子的碗筷,到外头清洗去了。

    ※

    又过了半个月,凤城传来了个消息,举国都有些震惊,这正是秋收之后的事儿了,全国上下集结军队,宣布要跟郑国跟羌国开战。

    这是因为郑羌已经联合,要攻打他们周国。

    消息一出来,有担心的,也有兴奋的。几十年的温饱,有些人已经害怕打仗,有些人却希望能够寻些刺激。

    就跟这九月底的天一样,国家政事,也是说变就变了。

    【作者有话说】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