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书香世家(科举) > 书香世家(科举) 第6节
    好歹曾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家里的衣服剩下两套能穿的,云舒穿上没有穿旧的冬衣,加上他通身斯文气质,很容易让人想到“翩翩公子”几个字。

    穿着贵重衣服,到城里摆摊的时候都会被人问,小小年纪是不是家里出现了什么变故才沦落到大冬天的出来替人写信的地步。

    其实云舒并不觉得替人写信有什么可怜的,毕竟他靠着自己的双手吃饭。

    不过别人问家中变故这种事儿,他实在也很难反驳,只能笑着摇头。

    那些人见他脸上并没有绝望的神情,只是有些尴尬,有好奇的又会问他是不是觉得替人写信好玩,大少爷今天高兴来体验平民生活。

    这话问得云舒便更加尴尬了,可偏偏又舍不得花钱买别的便宜衣服,只能继续尴尬。

    一二个月下来,竟然也攒了一两左右的花用,这还是令他挺满意的。

    毕竟有些下层家庭,一家子一年能攒下一二两便算不错的了。按照现代的说法来说,他凭借一己之力已经实现了脱贫。

    他是过了中秋从家里离开的,到宋城的时候已经十一月了。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古人,两个月的时间乘船到另外一个城市都能够耐心走下来,而在现代的他平时坐个一天能来回的高铁都嫌远。

    如今环境所迫,不得不走远路竟然也坚持了下来,看来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还是很高的。

    赵愈常年在这里来回,因此到达宋城后,一天之内就找好了住所。

    云舒到达宋城的第一天便没有着急去拜访亲戚,而是凑合着跟赵叔一起待了一晚。

    等二人都休息够了之后,第二天梳洗完毕,捯饬好了自己,便写了帖子,买了礼物,到了宋城顾家。

    将帖子交给了顾家的门子后,很快便被迎接了进去。

    门子引他们到二门外,然后又有人带他们继续进去。

    正好今日是老爷休息在家,否则他们就得在大堂那儿等着顾老爷回家才能见面聊天了。

    云舒算是自家兄弟,见女眷倒是无所谓,而赵愈却是外男,况且还是家里男人不熟悉的外男,更加不能见了。

    进去见过顾家老爷,顾老爷在了解了他们一家一番境遇之后也是十分惋惜:“我从你叔叔那里接到信了,预计你也就在这几日到。可怜你父亲早早就去了。”

    虽然分支,但到底还没有分出去多少辈分,云舒的父亲就是顾老爷的堂弟。

    如今他们这一脉的老太太还建在,而云舒的父亲却都已经去了,怎能不叫人惋惜?

    如果非要拿小说类比,他们两家的关系,跟《红楼梦》里宁国府还有荣国府比还要亲上几分,因为辈分还没有相差那么大,只是分了支脉,离得远罢了。

    之后顾老爷又跟赵愈聊了会儿天,大概聊了半个时辰,要留饭家中。

    赵愈见顾老爷热情,心中已经觉得送云舒过来十分划算,想着他们家还有家事便不好再停留,只连忙辞了晚餐然后离开了。

    顾老爷也没有强留,只让赵愈去了。

    之后他又让下人带了云舒去顾太太那里,“你姑妈已经给你整理出了地方歇息,既然来了也在宋城好好玩一玩再回去,之后的事儿你姑妈有数的。”

    顾老爷这话就差明确告诉云舒,他们家落魄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让他先在这里住下看看宋城的风光,等住够一段时间后顾家自然会给他一笔钱,不会让他难看的。

    云舒内心其实挺感动,虽然他上辈子生病也没向周围的亲戚借过钱,不过现代总有一种说法“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况且现代社会科技越发进步,他一个子侄辈的亲戚对他还不如对网友亲密,每次叔侄见面云舒都不禁有一种人情浇漓的感觉。

    顾老爷一句话情分满满,自然叫云舒十分感动了。

    顾老爷是地方官,即便今日不处理公事,却还有旁的杂事要处理,家里也养了许多门客,休闲时间不能只用来接待云舒。

    因此云舒被下人带去顾夫人那里的时候,顾老爷没有陪同。

    有顾老爷那里发了话,让云舒的心情放松了许多,接下来见顾夫人的时候整个人还是比较自然的。

    顾夫人房里正好有家中大哥哥的妻子,云舒要叫她一声堂嫂的。

    他堂哥叫顾云墨如今年纪二十七了,二十岁考出来秀才之后就一直没再考中举人。

    嫂子孟氏家中也是这块地方的大财主的孙女,朝堂没有禁止商人子女考试,因此孟氏家里虽然是商人出身,但她父亲考中过秀才,是文人之后。

    在家世上,嫂子算稍微高攀了云舒的堂哥。但是嫂子为人很是开朗,云舒还挺喜欢她的。

    因为是正经亲戚,老爷对云舒也是挺看重,太太又看着云舒生得单薄早年丧父十分心疼,所以嫂子见到他的时候就对他一顿夸奖。

    问他路上遇到了什么新鲜事情,家里母亲还有弟弟妹妹是否安好。

    孟氏一连串问下来,这屋里尴尬的氛围倒不是很重,至少有话讲。

    二人跟云舒说了一会儿子话,也不知道有几分真心,云舒自我感觉她们对自己还是蛮亲切的。

    嫂子聊得久了,还对云舒上下打量起来,遂转身对顾太太说道:“虽说是堂兄弟,不过舒哥儿倒真有几分像云璟。”

    云璟是云舒的另一个堂哥,年纪应该比云舒大一岁,方才聊天中得知他也在备考,成绩不错的样子,为人品行是老师都有夸奖的,诗才更好。

    太太像是自谦般说道:“这孩子长得秀气,论模样来说,云璟那小子还比不上舒哥儿。”

    云舒生得清秀,尤其一双眸子明亮,炯炯有神,眯眼笑时又十分多情,加上从小营养好,长得白,即便年幼,腰背也挺得笔直,很有风姿。

    他知道自己长得秀气,上辈子因为身体原因很讨厌别人说他有病态长得斯文,甚至高中的时候有女生拿他跟好友拉什么cp,他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对所谓腐女反感。

    现在有人夸他长相,他倒是能够欣然接受了。甚至即便现在有人觉得他跟什么男人很配,他大概也不会再生气。

    当时的他生气不是外在原因,而是出于对自己的自卑,身体不好的原因已经不再,他也就不再自卑了。

    不过听着顾夫人说他长得好,他也不会就真的就得瑟起来,毕竟他的脸又不能当饭吃,人家夸他长得好那是因为还没有别得可夸的。

    因此云舒只顺着堂嫂她们的话说道:“听闻云璟哥哥学习很好,正好过两年县试我也想去试试。有许多问题理解起来十分模糊,若是哥哥能肯赐教一二便好了。”

    顾太太张氏笑着说道:“什么赐教不赐教的,他不过是个书呆子。什么都是一问三不知,唯有读书上还有些优点罢了。”

    虽然张氏嘴上这么说着,不过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她脸上挂着几分得意的笑,看来是很满意自己这个二儿子的。

    孟氏见太太欢喜,也只是继续说道:“自己的儿子,太太自然谦虚的。不是我说舒哥儿,璟哥儿的学问是很不错的,一会儿吃午饭你只管到老太太那儿去找他去,让他也教教你。正好他平时在家一个人也闷闷的,你去了正好跟他解闷儿。”

    说完,孟氏的脸上笑容僵了两分,很快又遮掩过去了。

    云舒注意到了这一点,表情淡淡地,看破不说破。

    大儿子比不过二儿子的宠爱也就算了,但大哥哥如今将三十了还没有考上举人,将来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就是考上了举人想必也不会做官,毕竟不是进士做不了京官,将来远赴做官又要长途跋涉又要远离父母有什么好?

    自然,若是能考上个进士,即便是老了做官也很值得,毕竟能入京做官,也不枉他们几代书香了。

    举人,如今的顾老爷也是,在顾家考个功名不算是什么稀奇的成绩,毕竟连云舒那去世了的爹也怎么都是个秀才。

    书香世家出来的有那个熏陶,除非跟云舒的亲二伯一样不争气,否则就是考个几十年也总能得个秀才的功名。

    毕竟云舒他们这一脉是没有断过文人的,只是断了钱财罢了。

    因此顾云璟得宠,明年若是考出来秀才的话,那就是在县里都是难得的小神童了。

    这对大房并没有什么好处,只会让顾云璟的风头越来越盖过他大哥罢了,所以孟氏肯定不会觉得特别高兴。

    表面高兴,不过是为了奉承长辈,还有并不讨厌顾云璟罢了。

    第8章

    到午间,想着老太太还没有见过云舒,因此伯母跟嫂嫂要带云舒去见老太太。

    虽说男女有别,不过云舒年纪还不到十四,虽说这会儿也有早婚的,但大多数早婚也都是十六七岁,不至于在十四五岁就成亲。

    他又是家中亲戚,可以见其他女眷。

    老太太刘氏年纪已经上六十了,头发大多还黑着,只是些许斑白,就是保养的不如现代女人好,脸上皱纹已经挺多了,看着倒是十分慈祥。

    云舒来了的消息,是早有丫鬟告诉过老太太的,因此云舒到的时候,女眷们都不惊讶。

    家中女眷很多,都是知书达理识文断字的。顾家的传统就是娶妻要娶识字的,即便只读过《女戒》一类书,也比没读过书的强。

    并且家中女子只要有条件就一定要读书,否则不能明理太过愚昧。

    云舒不知道这是家里哪位长辈开始的风气,确实这一点很值得人佩服。正因为男女都识字,因此对顾家人来说,识字不能算是会读书,要读了四书五经才算是会读些书。

    关于这一点,云舒是很支持的。

    女人会读书了,看待事务就大概率会有自己的观点,将来不用被牵着鼻子走。否则容易被人利用,要是一个女儿坏了名声,整个家族的女儿都要遭殃。

    自然,也不是所有识字的人都很有主见,男女同是如此。只是云舒想来,识字觉醒的概率总是比不识字的要高的。

    因为读过书,气质也要独特一些,这个时代识字的女人不常见,许是因为稀有,所以云舒的这些堂姐堂妹们,一个个儿的很有一种优于常人的气场。

    家里的丫鬟也都穿的很好,从穿着上,不仔细看的话甚至分不清谁是小姐谁是丫鬟,长得也都白嫩好看。

    但是从气质上来说,主人跟奴才的对比实在强烈,看错是绝不可能看错的。

    这边刘氏远远儿地打量着云舒,皱着眉道:“礼哥儿年少的时候我也见过的,那会儿还是跟璟哥儿一般大的年纪,怎么早早就......”

    老太太是外嫁过来的,虽然跟顾云舒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一嫁进顾家,便已经是顾家的人了。

    加上家中老一辈儿的多不在了,老太太年纪大,最看不得这种生离死别的场景,更何况顾英礼这个情况,也能说是英年早逝,三四十来岁的年纪,还没迈入老年就早早病死了。

    见老太太脸色不大好看,所有人都开始劝慰,然后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这时,外头有丫鬟说了一声“璟哥儿来啦!”,老太太的表情这才好了些。

    “好孩子,你过来,凑近我看看。”老太太对云舒招手。

    刘氏年纪大了,云舒站远了她看得不太清楚,因此要他凑近才能看。

    云舒于是走过去,到老太太身边。

    老太太捏了捏他的脸,对着云舒说道:“好孩子,这段时间就在家里住着,如今天儿冷,怎么穿得这样单薄?”

    可见老太太是对云舒很有好感的,所以对他十分关心。

    说着,老太太吩咐身边的丫头道:“去将那件鹤氅拿来,一会儿出门给他穿上。”

    丫头听了欠身下去。

    这边正说着,只见屋外进来了一个唇红齿白,长相俊秀的十四五岁小后生。

    他脚下一双飞凤靴,身穿狐袖豹儒,腰系精囊,脖子上挂着一块金镶玉寄名锁,头戴皮帽,还未及冠,因此头发跟云舒一样,系个马尾高高甩在身后。

    少年走路带风,进了屋先见过了老太太、太太,对云舒他有几分好奇,因为还不知他是谁,但是也没有太表现出来,等着人给他介绍,十分懂礼。

    “这是燕城那边,你的堂兄弟,最近一段时间要住在我们家的。”刘氏牵着云舒的手,对顾云璟介绍着云舒,然后又扭头问云舒,“你们看着一般大,你几岁了?”

    云舒恭敬答道:“过了今年,来年该十四岁了。”

    老太太笑道:“那正好小璟哥儿一岁。这是你璟哥哥,家里大房的二小子。”

    于是云舒跟云璟互相见礼,云舒厚着脸皮叫了顾云璟一声“哥哥”,然后顾云璟叫了他一声“弟弟”,这便是有礼貌了。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