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314章
    怎么说呢,你都求助于神秘学了,为什么还能对人家背后一整套的唯心逻辑没有丝毫尊重。哪怕那“一”确实在整个占卜过程中什么用处都没有,那也是整套逻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啊!

    ——什么叫做选择性迷信啊(后世人仰头)

    【他在噬嗑卦中如是写到: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有人脚上戴着脚镣,被砍掉了脚。从最后“无咎”的结局来看,这不是文王亲身的经历,只是他目睹的情形。

    “上九:何校,灭耳,凶。”

    有人脖子上戴着刑具,然后被割掉了耳朵。尽管最后用了一个“凶”以形容,大概率文王本人的身体还是比较完整的。

    他毕竟身份地位较高,如若要被用来祭祀,那也该是比较郑重的献祭流程,不至于在狱中就被随意“浪费”“用”掉了。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说的是吃到了肉皮,但有人鼻子被割掉了,自己大概还是没什么事情的。

    在这几l句爻辞当中,文王当时心里的忐忑已然表露无遗。显然商人的监狱之中远没有我们现在如此和平,犯人长时间佩戴刑具乃至于被轻易用刑损失躯体都是屡见不鲜的现象。

    而周昌虽然短时间内肉/体上还未产生什么损失,心理压力却因为这些犯人的遭遇而与日俱增。】

    众人:……

    被“用”掉了。

    后世人仿佛轻飘飘的一个用词,盘旋着在上空好一阵子,最后慢悠悠砸落在听众的脑壳上。

    真文雅,真委婉。委婉到听的人都跟着不寒而栗,感觉到一种因为朴素而诞生的恶意。

    这个词绝对不带任何血淋淋的杀气,却因为足够平常而显得居高临下:

    人只不过是被使用掉了而已,仿佛一件物品。

    于是刘彻咋舌:后世人的冷笑话功底可真一日千里,争取有朝一日用它那自称地狱笑话的能力洗脑全天下天幕受害者。

    【而六二爻中出现的肉皮,以及六三爻中“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也就是吃腊肉的时候发生了食物中毒,遇到了点小麻烦的遭遇,仿佛暗示着周昌在狱中还能吃到肉,这牢狱之灾似乎并没有那么难耐。

    但在九四爻中,具体吃的是什么肉就出现了一点端倪:

    “噬干胏,得金矢。”

    “胏”指的是骨头上的干肉,而“得金矢”说明竟然吃出了铜箭头。】

    “……有可能只是猎物上的箭头没被拔出不是吗!”

    有不愿接受现实的听众开始了自欺欺人模式,明明知道后世人百般暗示想要讲的可能是什么,愣是装疯卖傻,顾左右而言他。

    但天幕很显然足够无情,并不吝啬于戳穿一些人的幻想泡泡。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代,商人就已然建立了类似于现代的大学制度。不少王室以及高级贵族的后代子嗣,都会被送进这种类似于大学的教育机构当中。

    而其中就有一些学习科目,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未免太过“写实”。

    商代贵族会被要求学习各种贵族应掌握的技能,除了算术占卜以外,更多还是和军事相关,比如舞钺,又比如射箭。

    而在这些项目当中,又有着大量陪练人群的存在。甚至因此产生了一定风险,商王(真遗憾,他们一般还要兼任“大学校长”这样的职位)不得不为了这些项目的安排进行一定的占卜。

    ——对,商朝的“大学课程”,直接真刀实枪让你冲人牲身上射箭的。

    因为箭杆易于腐烂或者拔出,而箭镞则由于设计容易嵌进肉里,所以殷墟也存在不少身带箭镞的白骨——他们中的不少,生前甚至并不是在静态,而是在奔跑逃命中被射中的。

    现实版大逃杀游戏,绝对惊险刺激。

    周昌为什么能吃出铜箭来似乎也有了点眉目。】

    “——”

    自欺欺人者痛苦挣扎着闭上了眼,感觉自己的三观再度被后世人洗刷了一遍。

    不要再向他暗示了啊啊啊啊啊,他不想听!

    他不想知道商代会存在不少被射杀后没用的人牲尸体,不想知道他们有没有可能被回收利用,不想知道文王吃出来的“金矢”到底出自什么啊!

    扭曲阴暗爬行.jpg

    【总的而言,这趟牢狱之灾对于周昌而言绝对算不上什么轻松愉悦的事情,而在囚牢之外的周人也都深知这一点,于是极力试图为周昌奔走,为其洗刷清白。

    《史记》中的记录说的是,周昌的下属们收集了各种宝物和美女进贡给了商王,博取了纣王的欢欣,于是高兴之下就把周昌给放了——这也就是《封神演义》中周国献宝一幕的源头。

    而春秋时期,《左传》有一种更戏剧性的说法:它说纣王囚禁了周昌七年,因为各地诸侯都同情他,纷纷要求一起接受囚禁以陪伴文王,使得纣王压力很大,不得不释放周昌。

    这两种说法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其中的史家笔法和道德叙事多重多虚假了。】

    司马迁:……

    左丘明:……

    两位不同时代的史学家不约而同地抱住了自己。

    你当写史书那么容易的吗?你当在这个实物证据远比后世难找,因为道德的约束,没人敢进行所谓考古挖掘的年代,写点信史事很容易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