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202章
    属于与既有认知不相符合,大家还把他当辅助看,没考虑到还有辅助转正主这种操作。

    《三国志》写孙权早年跟随孙策左右,能够参与进孙策的决策之中,时有精妙发言能让他喟叹,以至于孙策常常在宴会上指着宾客们说“这些人未来都是你的属下”。

    有些人看了之后就觉得,怎么孙策活得好好的,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未这种话?

    然后认为是因为孙权未来接了孙策的班,所以史书在给他贴金粉饰,以证明孙权接手东吴的合法性,对于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嗤之以鼻。】

    孙权:……

    麻。

    虽然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也觉得他哥心真大,怎么随随便便什么容易惹人误解的话都往外说。

    但是直接被否认这些事情的真实性还是让孙权哽住了。

    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感慨他哥果然气度非凡,他们兄弟两感情真好以至于后世人都没办法理解,还是该哭笑不得后世人的逆反精神。

    最后脑中的思绪千回百转,好半晌他才最终拼凑好了自己想说的话语。

    孙权:比较优秀所以让人觉得在贴金还真是不好意思了……(完全没有真的不好意思)

    【唔,肯定是有这部分原因在的。但是并不完全。

    顶头上司当然是上司,但你不能说二把手就不是上司了啊?

    我寻思,为什么选择孙权,孙策临终之前就说的很明白了:“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孙权当时也就十八岁的样子,孙策都能坦率且犀利地点明自家弟弟在政治上的才能,这难道不就反向证明,他早就在和孙权的日常相处中发现对方的天赋技能点在哪里吗?

    那怎么发现的?你说孙权没在孙策面前多多少少聊过一些决策和政策性的话题,那孙策敢这么笃定押宝自家二弟吗?

    要是真没有,这不叫大胆这叫莽。

    那他既然发现了,兄弟感情又不差,在自己基业不稳的前提下,提拔自己亲弟弟作为股肱羽翼难道不很正常吗?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人难道不算是孙权未来的属下吗?

    司马师还有司马昭呢,正常。】

    曹操:……

    面无表情的曹丞相心底白了一眼。

    讲江东就讲江东,他听见后世人暗示有些人觉得孙家兄弟阋墙,看热闹还挺自在的。

    突然又神来一笔司马家,这不让人糟心嘛。

    —

    孙·“司马昭”·权:yue

    后世人你不会举例可以不举。

    【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孙权接手江东之后,局势也完全不容乐观:

    宗室内部人心浮动,江东士族剑拔弩张,名义下属另起炉灶,山越侵扰接连不暇,北方诸侯虎视眈眈。

    而他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平定掉江东六郡接连不断掀起的叛乱,继而再与曹操刘备等人相争,把东吴从孙策时期40多万平方公里,发展到未来145万平方公里的版图。

    有的时候真的很好奇,有些人怎么会认为他是个守成之君的。】

    第96章

    “平方公里,那是多大?”

    孙权下意识发问,但想了想又笑了起来:去纠结具体的面积,又有什么必要呢?

    江东六郡比起他最后拥有的领土,也不过三分之一,那大致不就是三州之地了嘛。

    扬州、交州——

    年轻的吴主,因为后世人的感慨而意气风发着的青年,含着笑意的眼眸落在了光幕上显现的地图之上。

    荆州,当然会是荆州。

    —

    所以夷陵之后,他们到底没能再次把荆州夺下来了。

    刘备的眼眸沉了下去,剑眉横斜,脸上带出些战场上磨砺出来的冷意。

    这样的情况其实不难想到:他在夷陵之后逝世,刘禅幼主继位,哪怕将大权托付给了诸葛亮,国家也称得上一句动荡,哪里有什么夺回荆州的余地。

    只是他在最开始还是怀揣着些许微薄的希望,期待着以诸葛亮的能力,是否能够给他一个惊喜。

    但到底没有。

    他看着天幕,没再开口。

    心里是百转千回的念头思虑。

    【而在这样一片混乱的局势之中,一个人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东吴的方向。

    对,是周瑜。】

    安静旁听许久的将领愣了一下,而后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反应,就听见一旁的主公果断开口,声音铿锵有力的坚定。

    “没错。”

    孙权笑眯眯地肯定,看着周瑜望过来的眼神也不带分毫害臊。

    “若是没有公瑾,”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措辞:“我是确实不可能有今天的。”

    别的都不多说,没有周瑜,他觉得光靠张昭为首的保守派,赤壁是肯定打不起来,早就“被”投降成为曹魏家臣,压根别想什么未来称帝的事情了。

    这话说得实在太重,听得周瑜也是怔然。可是错愕之后,便是感慨的温暖洋洋散布开心扉。

    于是他也笑,性烈如火似风,果敢决断的青年人不再推辞,眉眼间自信流露的骄矜神采飞扬,默认下主公的这句夸赞。

    “但若是没有主公,”他再开口,话音带着点欢笑的轻松:“瑜也不可能有今天。”

    他们是互相成就的君臣。

    【周瑜是在孙策时期加入的孙氏集团,但是和演义中的描述,以及大众认知并不相同,他在孙策时期其实并不算决策最为核心的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