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a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宠妻(重生) > 第24节
    “殿下,属下觉得最好的还是您自己带兵去,燕王固然英勇,可您别忘记了,他在民间素来备受百姓称赞,军功那也是实打实的,如今陛下又开始启用燕王,给了他禁军副统领一职,说到底陛下私心里还是很信重燕王的。”

    “跟他一起去,是可以保证此次剿匪绝对会成功,但您觉得,最后这功劳能落一半到您身上吗?”

    太子闻言看向说这话的幕僚,在心里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他虽然没去过那边,可也听说过那边是何等情形,匪患不绝都是有原因的,他可不善武,那边距离京城太远,这一来一回算上剿匪的时间,说不定得一两年的时间。

    “赵王跟燕王,属下觉得还是赵王对您威胁最大。”

    “赵王背后不光有外祖支持,而且云贵妃也颇受陛下宠爱,他本人也不是那浪荡子,私下对朝臣多有拉拢,他跟陛下长得那样像,这些都是他的优势。”

    “燕王他是您的亲弟弟,皇后娘娘和百官,在您跟燕王之间也只会选择您,燕王殿下并不擅长人情往来,私下也不结交官员,且他之前任由王府那些幕僚离去,属下觉得他没那个心。”

    “对燕王,您还是要多拉拢,此人若是用的好,对您真的是助益良多。”

    这个幕僚算是清楚明白,这番话一出,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其余幕僚看了一眼这人,而后都看向坐在上首的太子,太子忽然站起来,而后道:“为了皇位,历史上弑父杀兄的也不在少数,只不过成功的寥寥无几罢了。”

    太子这话一出,殿内忽然有人叹了口气,格外明显,正是那个幕僚。

    “诸位的话孤都知道了,孤还是决定年后亲自请兵前去叛乱。”

    太子最后下定了决心,不能便宜齐辉,更不能让齐寻得了好处,他亲自去是最妥当的,这些幕僚谋士的话有利有弊,但对自己最有利的还是刚开始那个幕僚说的那番话。

    他不能在过惧怕,还是得有胆量,要不日后有的朝臣,还会以此攻击自己。

    底下幕僚闻言点了点头,倒也没人反对,其实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一旦成了,功劳都是他自己的。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殿下勤政爱民,愿意亲自去剿匪,等事成了,百姓们必定对您感恩戴德。”

    有幕僚立马开口。

    太子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想要稳稳的坐上皇位,光靠着朝臣们,还不够,必须得在民间也有盛名和威望。

    他只相信他自己。

    随着幕僚陆续出去,太子看向几人的背影,眼眸闪了闪,却也没说什么。

    几个幕僚出去后,自然也在说话,个人有个人的想法,这很正常,他们眼下效忠于同一个主子,自然是最大可能的求同存异了。

    太子如今对这个弟弟还是猜忌不信任,自然也不会有人一直去触他的霉头,说到底他才是主子。

    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官员们也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不用上朝,更不用上值,齐寻倒是初三初六的时候进宫上值。

    禁军到底不比一般官员,洛宁也能理解。

    这个新年,总体而言,她还是过得很愉快的。

    转眼间,新年就结束了,天气日渐暖和,在过年后的第一场朝会上,太子忽然请求,亲自带兵去西南剿匪。

    这话一出,满堂文武震惊不已,在他们看来,太子此举太过涉险,他到底是未来的储君,这山高路远的,万一有个事可怎么是好?

    帝王也是一愣,而后看向太子,只觉得意外。

    齐辉眉毛一挑,也没说什么,一旁站着的齐寻更是面无表情。

    “陛下,依微臣之见,匪患要平,但太子殿下亲自前去,还是不妥。”

    这时候有老臣走上前,表示反对,帝王倒也不意外。

    “父皇,儿臣心意已决,还请您同意,儿臣有把握一定会成功剿匪。”

    太子坚持,帝王看向他倒有些意外,思量一番,随后道:“既然你坚持,那朕也不好不让你去,不过西南地区到底山高路远,朕让禁军统领跟你一起去剿匪平叛,保护你的安全,你在去郊外点兵五千,加上地方府兵,也够了,务必要把那些匪患一网打尽,一旬后你就出发吧。”

    “儿臣遵旨。”

    帝王松口,一些臣子也不好说什么,禁军统领正是帝王的心腹,派他去保护太子,那安全方面也没什么问题。

    原本反对的朝臣也都松了口。

    下朝后,齐寻往宫内去,他今日要上值,禁军统领这一走,往后他怕是要更忙了,途中路过御花园,有的树木已经长出了新的嫩芽。

    眼看着又是一年春,天气慢慢的也就暖和了起来。

    太子要去西南剿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六宫,刘皇后担忧不已,只能派人去嘱

    咐太子,一定要注意安全。

    倒是齐辉跟云贵妃,私下里开心不已。

    “希望那人给力,儿啊,咱们母子的福气都在后头呢。”

    就这一个儿子,云贵妃哪里舍得他去那么远的地方,宴会上所为也不过是为了激太子罢了,太子于母子二人来说,那是眼中钉肉中刺。

    必须得先除了他。

    太子日常谨慎,东宫防守又严,她们不好下手,但他一旦离开京城,这山高皇帝远的,她们动手也就方便了。

    齐辉闻言一笑,母子二人自然也是谋划了许多,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儿子原本想燕王也该去的,不知道为何,太子却没拉上他。”

    “他不足为惧,虽然一身本事,但在这为人处世上跟你差你远了,他的王妃又帮不了他什么,儿子,眼下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的王妃人选。”

    “子嗣也很重要,你可不能落后太子太多。”

    云贵妃说到这里,美眸一转,儿子的婚姻大事也不能在耽误了,必定得找一个对他们有帮助的人家才行。

    “父皇并不全然相信儿子,母妃,儿臣有个好人选,还请母妃去跟父皇说一说。”

    “谁?”

    云贵妃一愣,这京城里的大家闺秀她来回看了个遍,自然也有几个属意的,但若是家世太过显赫,她又担心帝王猜忌他们母子,她始终有些犹豫,就怕走错了。

    帝王心,谁都说不准。

    “林家二房不是也有个嫡女吗?已经及笄了,就她吧。”

    “这?”

    云贵妃懵了,一时不知道这个儿子怎么想的,人家大房嫡女都嫁给了太子,你却要娶二房的,这是做什么。

    齐辉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随后道:“母妃,您就照儿臣说得去做,跟父皇提一提,他肯定会同意的,林家也不敢拒绝,当初太子娶林氏为侧妃,不也是父皇下旨的吗?”

    齐辉对此势在必得,镇国公府,太子妃的父亲固然不俗,可是他的亲弟弟同样不可小看。

    云贵妃忽然发现,她对于这个儿子好像也不是那么的了解了,这一出太过突然,不过思量一番,她还是决定听儿子的。

    第34章

    齐辉出了云贵妃的宫殿,抬眸看着湛蓝的天空,只觉得心情愉快。

    帝王用制衡之术,想抬起他跟齐寻制衡太子,同时也忌惮林家,这婚事,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成。

    如果他出身平庸,那这一辈子碌碌无为,倒也没什么,可偏偏是帝王的儿子,太子刻薄,连亲兄弟都容不下,更别说他了。

    齐辉可不认为他只要安安分分,就能富贵一生。

    他不要过那被动的生活,只要有可能,他就要去争一争,凭借太子的心性,一旦林家二房的女儿嫁给了自己,他必定会对林家生疑。

    那么到时候,他在从中斡旋一番,说不定林家能跟太子完全翻脸,到时候私下全力支持他。

    林家在朝堂上对太子助力很大,又是武将世家,齐辉可不会看不上。

    天气明媚,春风和煦,走在出宫路上,齐辉心情甚是愉快。

    儿子走后,云贵妃并未犹豫,当即收拾一番,坐着轿辇带着参汤去了御书房。

    “臣妾给陛下请安,陛下万安。”

    帝王也不会不见她,闻言笑着叫她起来。

    “怎么过来了?”

    帝王放下折子,直接往内里去,宫人很有眼力见也没跟上,云贵妃跟着进去,而后坐在帝王旁边,娇滴滴的说道:“臣妾想陛下了。”

    “是吗?”

    帝王端起一旁的茶水,目光带着审视,云贵妃忽然娇媚一笑,靠在他身上。

    御书房的后殿更不用说,极尽奢华,到处都金光闪闪,彰显着主人尊贵的身份。

    “自然也是有件事情要求陛下的,是关于咱们辉儿的。”

    “他怎么了?”

    不得不说,男人对于娇媚的女子很少能有抵抗力,帝王也是如此,看着爱妾,直接把人搂在怀里。

    “他有了可心人,还请陛下成全。”

    “哪家的姑娘?”

    帝王倒也不意外,齐辉的年岁也不小了,也该成婚了,皇室子嗣本就不多,东宫二位侧妃还未生产,是男是女还不好说。

    “镇国公府的二姑娘,林颖。”

    云贵妃说完,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帝王的脸色,帝王有些意外,齐辉这孩子算不上老实,可他居然看上了镇国公家的二姑娘。

    这丫头也是嫡出,是镇国公的亲侄女,且她父亲也在军中任职,能力不俗。

    帝王放下茶杯,思量一番。

    “这林家大姑娘可是嫁给了太子。”

    “陛下,辉儿您还不知道吗?这孩子呢,比不得太子稳重,从小被臣妾惯的,林颖这丫头在外素来也备受称赞,他啊,估计也是看上了这一点,在加上这丫头确实美丽,臣妾看着都喜欢呢。”

    帝王闻言一笑,而后陷入了沉思。

    他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一旁的小桌,按照他之前的预想,大概率这齐辉是要娶云家的女儿,那可是云贵妃的侄女,也能亲上加亲。

    没想到今日云贵妃来,居然告诉他齐辉看上了林家的二姑娘。

    这林家大姑娘要是没嫁给太子,他会以为这齐辉心思不纯,拉拢朝中重臣,可在林家大姑娘已经嫁给太子,还生下了唯一的皇孙,他娶这林二姑娘,说实话,能有什么用啊,林家已经选择过了。

    林家会支持他吗?大概率不会,与其找林家二姑娘,不如找个别家的,那肯定是全力支持他。

    “陛下,眼看着太子跟燕王都成婚了,您可不能不管辉儿,臣妾也想抱孙子呢。”

    “好了,朕什么时候说不管了,既然辉儿看上了,那就林家的,朕之前也听说过这姑娘,是个温柔贤惠的。”

    横竖对于帝王来说也是也是好事一桩。